为开展好“第十三个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5月13日,白银市公安局召开2022年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2021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取得的成效,发布了典型案例,介绍了新的经济犯罪形势和特点,揭示了犯罪手法,普及了防范知识。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岳成通报了2021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工作有关情况。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白银市广播电视台、白银日报社、华夏文明导报白银周刊等新闻媒体负责人、记者应邀出席新闻发布会并进行了现场提问。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张学宁回答记者提问,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李承涛主持新闻发布会。2021年,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作为、积极履职,打防结合、多措并举,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对经济犯罪特别是涉众型经济犯罪和民生领域经济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有力维护了全市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为护航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一是综合打击成效提升。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严厉打击经济金融领域违法犯罪,着力遏制突出经济犯罪活动,大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全市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36起,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21起,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201名,同比上升38.62%。二是专项行动成效提升。紧紧围绕部省“云端”专项考核,扎实开展云端线索研判打击工作。侦破了公安部督办的“瑞波银联社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并成功发起全国集群战役,该起案件是全省首例利用虚拟货币组织、领导网络传销案件,也被评为2021年度全省公安机关“十大精品案件”;“猎狐2021”行动中,成功抓获涉嫌合同诈骗潜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胡某某;“歼击21”“鹰眼”“啄木鸟”“百日攻坚”等行动均取得良好战果。三是化解风险成效提升。经侦部门积极协同市局相关单位建立研判会商和指挥处置机制,严格落实全国各类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落地核查、妥善处置、及时反馈,细致扎实做好相关工作,有力维护了重要时间节点安全平稳,有效防范了风险外溢传导。当前,经济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犯罪形式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网上犯罪与线下犯罪叠加,尤其是群众关注的非法集资和传销犯罪手法不断翻新,“互联网+”模式的案件多发,复合式、涉众型、网络化趋势更加突出,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防范打击经济犯罪面临新的挑战。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积极协助各有关部门统筹抓好各项工作,全力服务保障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深入组织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深入开展“陇剑”系列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将打击锋芒对准突出和新型经济犯罪,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虚假广告、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各类经济犯罪活动。同时,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仅需要公安机关的依法严厉打击,更需要广大市民自觉提高警惕,主动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和金融常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共同构建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问:当前我市经济犯罪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从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经侦部门侦办的案件来看,逐步呈现出金融领域犯罪案件数量增多、涉税领域犯罪涉案金额增高,利用互联网和线下相结合的经济犯罪明显增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金融领域犯罪多发高发。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普惠金融政策推出而监管体系相对滞后,导致高利转贷、票据诈骗以及骗取贷款等犯罪呈现多发高发态势。二是危害税收征管类犯罪增多。随着国家实施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实施虚开发票、利用进出口贸易退税程序的简化和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提高骗取国家税款。三是涉众型经济犯罪趋势明显。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呈现出犯罪嫌疑人利用“互联网+”的形式,线下宣传,线上平台“吸金”,名目种类繁多、手段不断翻新、涉及区域广等特点,且涉案金额大,受害人数多,社会危害严重。
答:目前,各类经济风险触点多、燃点低,突发性、联动性强,经济犯罪活动也呈现出发现难、定性难、取证难、追逃难、挽回损失难等特点。
问:广大群众如何预防经济犯罪?
答:经济犯罪活动形式多样,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准确识别、理性思考,尤其是在投资宣称有高额回报的理财产品时,不要被那些虚假夸大宣传的“画饼”“造势”伎俩蒙蔽,要准确辨识是否为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持牌金融机构,多问专业人士,多问家人朋友,避免落入“理财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