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00139117949/2024-00019 | 生成日期: | 2023-12-13 |
文 号: | 关键字: | 园区,企业,项目,工业,建设 | |
所属机构: | 市发展改革委 | 发布机构: | 市发展改革委 |
关于对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8号建议的答复 | |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3-12-13 16:21
浏览次数:
|
|
|
|
尊敬的戚永盛、马宇福、白忠山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景泰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的建议”收悉,首先对你们关心景泰工业集中区建设表示感谢。现就有关情况作如下答复: 景泰工业集中区是白银市“一区六园”重点园区之一,2012年规划建设,2018年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版)》,2022年11月省政府同意升级认定为省级开发区。202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45.24亿元,增速18.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8亿元,增速26.6%;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7.96亿元,增速21.54%;税收收入9128万元;生态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91.37%;主导产业集聚度90.09%;全员劳动生产率52.07万元/人。 近年来,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总体要求,景泰工业集中区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安全环保为前提,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承接产业转移、狠抓招商引资,持续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提升园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政策支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市县两级制定印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为景泰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市政府出台《白银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三十条》,景泰县政府出台《景泰县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和《景泰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从土地、财税、金融、行政服务等各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入驻企业“三免两减半”税收优惠,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为企业实行全流程全周期帮办代办服务,实行全程跟踪协调。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发挥要素集成效应,市、县逐级制定实施《景泰县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推动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景泰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景泰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工业集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支持链主企业发展壮大,景泰县印发《支持建材产业链主企业白银寿鹿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支持生猪产业链主企业甘肃品高食品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园区链主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步伐,更为园区提升园区承载力和产业支撑力起到高屋建瓴的关键作用。 二、聚力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基础设施 工业集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8亿元,相继建设完成并投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含调蓄水库、净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所、燃气站等;给排水管网、供电线路、供热管网、燃气配套管网、工业集中区内道路均已铺设,基础设施已实现“七通一平”,园区承载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可以满足企业生产生活基本要求。下一步结合园区发展现状,我委将帮助指导开发区不断优化园区发展规划,推进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产业集群集约化发展相衔接,凝练储备一批符合园区发展的重点项目,健全完善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打造主导产业明确、协作配套合理、行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抢抓“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兰西城市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大对上汇报衔接力度,争取更多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落地园区。景泰工业集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路工业园地下综合管线及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景泰分公司正路工业园门站及园区燃气管道建设等项目加紧建设。 三、提升创新招引能力,推动招大引强提质提效 景泰工业集中区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推动招商引资“大突破”系列部署安排,推动靶向精准“走出去”,千方百计“引进来”,充分发挥园区区位优越、基础配套设施成熟、要素政策集中、营商环境优越等优势,利用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和“政策洼地”,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招商,积极配合驻点招商,全体人员参与招商。充分利用全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紧盯行业领军企业,精准开展“强链、延链、补链”招商,重点以新型建材、非金属矿物制品、机械装备及零部件、新能源设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仓储、新型煤化工等潜力型产业为招商目标,同时围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招商引资企业,盘活园区发展,不断提升景泰工业集中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截至目前,园区现有招商引资入驻企业41家,规上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招商引资额达35.34亿元,吸纳就业人员1700余人。今年,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等20余家企业进行了洽谈,签署协议5家,两家已完成备案正在办理前期手续,1家企业已开工建设。 四、加大要素保障,有效提升园区发展动能 推动园区扩规提质是实现“强县域”的重要支撑,园区严格执行《景泰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土地利用合规合法,确保规划环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产业规划清晰。有序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加强土地集约化管理,科学推进土地置换工作,加大长期闲置土地及僵尸企业的清理盘活工作,通过核减面积、土地置换、限期建设、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重点清理获得土地使用权而未按合约定期开工的项目,对土地闲置、行政拨划用地闲置等问题进行清理,并对闲置土地进行二次招商。目前,已完成僵尸企业盘活2家,共计处理盘活土地134.7亩。 五、加强统筹服务,全面提升园区公共服务能力 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结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严格落实“六必访”制度,当好“店小二”和“项目保姆”强抓项目服务和项目帮办,为项目提供“全过程、零距离、保姆式”的服务,倾心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在征地拆迁、土地平整、规划审批、用地挂牌办证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真正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为发展让路”的全方位服务意识,打通服务项目和企业“最后一公里”,精准对照项目帮办清单推进班子成员现场办公服务机制,全程跟踪协调实行全流程全周期帮办代办服务,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不断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使之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努力形成在项目谋划上见高低,在项目建设上分胜负,在项目服务上比优劣的良好态势,确保项目建设量质齐升,确保项目尽早投产,释放产能,支撑发展。 六、提高管理效能,着力提升园区品质。园区将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和放大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行模式,允许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第三方运营机构等各类主体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或对园区内特色产业园进行包干运营。目前已与7家公司积极进行洽谈对接。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探索借鉴省级开发区人事管理、薪酬制度等方面管理经验,按照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园区实行聘任与任命双轨运行、全员竞聘上岗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园区领导班子以下非公务员和非参公管理工作人员允许探索实施“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工资制度,对园区引进的招商引资和专业岗位急需高层次管理人才、特殊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薪酬形式。 七、树牢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打造绿色园区 建立完善绿色低碳工业园区标准体系,重视规划引领,编制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力争十年内建成三产融合、科技先导、绿色循环低碳、引领县域工业发展的工业园区。促进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树立“无废园区”理念,引导入驻企业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定期组织开展园区入驻企业节能诊断服务,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和中水回用程度。推进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取低碳技术、环保技术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和产废强度。加强园区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提高绿化覆盖率,规范落实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要求。 感谢各位代表多年来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得对我委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王宗明 联系电话:82226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