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逐“绿”而行生态兴 绿色发展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06-12 10:18

来源:白银融媒

浏览次数:

白银新闻 2024-06-12 10:05 甘肃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白银:逐“绿”而行生态兴 绿色发展谱新篇

白银新闻
,赞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白银市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歼灭战、阻击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工程富民、绿色惠民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和绿色发展“双赢”的道路。

图片

这几天,靖远县东升镇的文冠果树进入了采茶期。十几年前返乡创业的罗文龙,流转家乡的撂荒地、沙化地种植文冠果,如今,这个基地已种植文冠果28000亩,栽植生态林4000多亩。
图片

靖远县东升镇宝安村村民 张爱

以前风沙大,人都上不来气。眼前看着绿油油的,生活环境好了,心情很好。

图片

甘肃陇原农林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文龙

我就想着说给家乡留点什么。天旱是个自然现象,我们就想了很多办法,树下铺树膜,在山地上挖个簸箕坑,下雨的时候把水收进来。间距放宽点,修剪上再下点功夫,摸索着走,这才解决了成活率的问题。后来茶叶做出来能卖钱了,老百姓看到希望了,现在种树的积极性是很大的。

图片

靖远县北部八个乡镇分布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多年前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沙尘暴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环境,让许多村民随水而迁,导致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日益加剧。“三北”工程实施以来,靖远县因地制宜,从最初单纯营造生态防护林,到加大以枸杞、文冠果等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建设,治理理念和效果都有了重大变化。截至目前,当地累计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58.97万亩,其中经济林占比超过了22.44%。
图片

靖远县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管理站站长 吴登俊

靖远县依托‘三北’工程大力发展文冠果产业,通过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全县发展种植文冠果23.9万亩,年产值达到了1.34亿元。

图片
生态要保护,经济也要发展,为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白银市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加快发展经济林果、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林草产业,畅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渠道。全市经济林栽植面积达到148.69万亩,年产值达到35亿元。

图片

打好打赢“三北”攻坚战,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白银市国家文冠果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这里的文冠果现代化组培车间、营养轻基质种子育苗车间,解决了良种繁育等技术难题。
图片

白银市国家文冠果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技术总监 彭骏

6座智能温室大棚,使苗木快速木质化,提高合格率。通过专业培养基质、营养杯苗,可以四季育苗,三季移栽,打破了文冠果种植季节限制。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文冠果良种苗木的繁育,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片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三北”六期工程平川区规划建设任务89.4万亩。其中,白银市平川区“三北”工程生态产业示范项目,规划在王家山等5个沙化及荒漠化乡镇栽植木本油料文冠果20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8.3万亩。并配套文冠果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建成后预期年产值可达13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提高全区森林覆盖率6.3%。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目前白银市文冠果栽植面积达到54.79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2.35亿元。
图片

白银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赵伟仁

力争‘十五五’末,全市文冠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使文冠果成为增绿储碳,助农增收的摇钱树。

白银融媒:张晰  刘生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