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入画卷——会宁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笔

发布时间:2023-10-18 15:13

来源:市林草局

浏览次数:

原创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会宁电视台 2023-10-17 19:02 发表于甘肃

会宁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笔


碧水蓝天入画卷

图片

蓝天白云飘逸,碧水清波荡漾,乡村美景如画……
漫步在十月的会师大地,金色的田野“丰”景唯美,绿色的川塬纵横交织,蓬勃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幅生机勃勃的动人画卷渐次铺展。


图片

近年来,会宁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绿色逐渐成为这片土地上最鲜明的底色,最靓丽的名片。


图片

图片

 植一抹青翠 

图片

绿满锦绣河山


向往绿色的种子一经种下,必便破土生根,枝繁叶茂。
每年一开春,会宁县就会迅速吹响植树造林“集结号”,聚焦荒山、荒坡、荒沟等重点区域,实行划片包干负责制,迅速组织人力,快速有序推进,一棵棵新栽植的树苗排列整齐、迎风挺立,抖动着绿色的希望。


图片


“我们在国道 247、312、309 线和省道郭巉路、县乡村公路两侧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截至目前,完成 10 条公路林带整理、造林绿化近 900 公里”。会宁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吴总德表示。
近年来,会宁县坚持“点线面结合、造封改并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切实抓好管绿、保绿、扩绿、护绿“四篇文章”,力争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建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秀美山川,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互促、生态恢复与经济效益共赢。

图片

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102.97万亩,草原面积253.2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7.65%、56.7%。这一抹抹动人的“生态绿”,是会师儿女聚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体现。


图片

图片

 添一份绿意 

图片

甄享幸福生活


山塬秀岭绿意浓浓,祖厉河畔碧波荡漾,绿地园林美丽舒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绿色,已成为这方黄土地上最靓丽的底色……

悠悠秋色,在乡间,村社道路平整通畅、村民庭院整洁宽敞、房前屋后绿意盎然;在城区街道,公园优雅别致,亭台楼宇交织,尽享城市生态之美。


图片

在会宁县祖厉河公园,健身的市民或跳广场舞,或打太极,或散步,尽享独属自己的这份“慢”生活。“很方便,每天晚饭后,都会来这里散步,现在绿化做得特别好,环境很不错,”现年72岁的退休教师李东强开心地说道。

用心养绿、细心复绿、精心护绿。会宁县坚持“园艺植绿、拆迁还绿、增植补绿”,以公园广场、主次干道和单位小区为重点进行生态景观加密提升,着力改善城区人居环境。现如今,“城在林中、人在绿中”成为会宁最“亮”的名片。


图片

截至2022年底,会宁县城区绿地面积达6494亩,绿地率达30.6%;绿化覆盖面积7900亩,绿化覆盖率达37.6%;公园绿地总面积948.9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4.46平方米,园林管护面积194.3万平方米,城市绿化各项指标逐年增长,初步实现了“天蓝、水清、地绿、城秀”的发展目标。


图片

图片

 绘一幅画卷 

图片

建设和美乡村


风景美如画,幸福踏歌来。
初秋时节,穿行在会宁县四房吴镇大南岔村的山山川川,村社道路平整通畅、村民庭院干净整洁、绿树青草生机勃勃、房前屋后花香芬芳……
从“吃饱饭”到“不差钱”,从“脏乱差”到“净齐优”,一年年生活的变迁,见证着大南岔村的“蜕变”。而这,仅仅是会宁县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图片


近年来,会宁县始终把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切入点,以农村畅通、环境净化、乡村绿化、村庄亮化、农村文化为重点,逐步建成集“形美”“神韵”“气足”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和美乡村。


图片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今年以来,会宁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定人、定片、定区域、定标准的原则,累计清理柴草秸秆3324处1200吨,清理畜禽粪污1234吨,清理废旧农膜265吨。争创“五美户”350户,打造“五特社”70个,创建“五星村”12个,锻造“样板镇”2个,从一村出彩到全域美丽,全县乡村“颜值”得到不断提升。


图片

街道干净整洁、庭院鲜花绽放、大棚排列整齐……
如今,穿行于会宁县的乡村街道,处处展现出一幅幅绿、净、美的田园画卷,呈现出一道道清新雅致的靓丽风景。
秀山丽水,扮靓锦绣会宁。幸福宜居,蝶变和美乡村。


图片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会宁县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实干出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会宁融媒 魏永刚  图:王进禄



-END-



编辑:牛雪宁 刘慧霞
监制:张文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