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增量提质,新增学位7390个,完成改善办学条件和薄改与能力提升项目238个。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会宁组建了43个教学共同体,靖远成立了“5+1”办学联盟(集团),景泰推行学区化管理,白银实行一体化办学,平川推动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吕佐鹏在2023年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进行汇报。
2023年,白银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七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01、强定力:实施“党建‘双优’工程”,练好办学治校基本功 12月14日,市教育局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上,4 个100%完成率,为全市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在取得甘肃省第一批新时代大中小学“双优”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资格后,靖远县刘川中学党支部书记马彬信心满满:“非常感谢上级党组织的支持和认可,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我们一定立足实际,大力开展以‘支部标准化、党团规范化、办学特色化、校园和谐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化’建设,总结凝练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党建工作特色,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党建工作特色品牌。” 全市教育系统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基本功,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在全市232所公办中小学校应建尽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成率100%;在177所学校建立书记、校长“一肩挑”,完成率100%;全市232所学校行政班子党员副职全部进入党组织班子,完成率100%;全市232所学校制定或修订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等,完成率100%。在机关和直属单位13个党支部精心打造党建“五心”品牌,通过思想正心、民主凝心、文化润心、服务暖心、廉洁育心,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过硬、全面进步,5个基层党支部获得甘肃省第一批新时代大中小学“双优”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资格。市、县两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教育中长期规划,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对教育事业的统筹管理进一步加强。 02、增内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 白银区第十四小学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会宁县东关小学“忆苦思甜感党恩,抚今追昔永向前”现场教学类思政课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名单,靖远师范附小等47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省、市级德育工作星级校…… “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可以飞到天上去看一看星星和月亮……”这是2023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会宁县韩家集镇初级中学杜依华对航天的憧憬,她把对浩瀚太空的遐想,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憧憬,对空间站神奇的向往,写在“给航天员的一封信里”,绘在“天宫家园”的画里。 全市教育系统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认真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立德树人成效成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校一案”“一校一品”助推“中小学德育工作星级校”创建;“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小我融入大我”实践引领行动、“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文化活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研修基地,与兰州大学、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白银实践”;市教育局等十部门遴选6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实践基地,确定19个主题29条市域内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路线,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积极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03、聚合力:推行“集团化办学”,建好均衡发展共同体 “以‘常规高效课’为基点,分层开展普通高中教师‘百课百题’教学能力竞赛展示活动,推动构建‘同质教学共同体’。”在白银市贯彻落实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精神安排部署会上,作为“会宁县普通高中教学共同体”牵头单位,会宁县教育局局长张贵荣为与会代表呈现了集团化办学的“会宁样本”。 一份计划下活全市教育满盘棋。2022年9月,市委、市政府印发《白银市深化改革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一个总目标”“四个具体目标”和“十个全面推动”擘画了未来3年推动白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施工图”“时间表”,开启了推进白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2018年底到2023年,是新时代白银义务教育在基本均衡的起点上向更高水平、更加均衡、更有质量迈进的5年,特别是2023年,全市义务教育进入“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3年12月,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白银市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由县区学校自主探索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同时也吹响了白银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新号角。会宁在全县中小学积极组建了43个教学共同体,共同体各成员单位通过理念更新、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研联动、青蓝结对等方式,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靖远在城区成立了5个办学联盟,1个教育集团,推行学校办学联盟改革,在乡镇以中心小学、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完小为中心,推行“一校制”管理改革,通过“组团发展、一强带多弱”,有效化解了“城镇挤、农村空”的问题;景泰在全县设立10个学区,实行乡镇学区校长管理负责制,按照“六个统一”,即统一安排部署、统一配置资源、统一管理经费、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调配教师、统一督查考核,推动学区内学校管理一体化、教育教学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教研发展一体化、教育信息技术一体化,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白银区建立了“城镇+农村、强校+弱校、强校+新校、中心校+村小(教学点)”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实行资源共享、教师互派、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评价、捆绑考核,探索出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品牌;平川区采取集中化办学、一体化办学、联盟化办学“三化”举措,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办学差距,城乡教育协同发展开创新局面。 04、添动力:运用“数字化赋能”,育好智慧教育示范区 截止2023年11月底,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100%,所有中小学网络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覆盖率达到100%,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率达到100%,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100%。 将推进教育信息化、打造智慧教育作为提升教育领域管理效率,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手段,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白银教育数字化转型迈出了新步伐。会宁二中等33所中小学校入选中央电教馆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实验校,景泰县第一中学建成了智慧校园云平台,白银区二小、靖远一中等省级智慧校园标杆示范校脱颖而出。在教育数字化前进的道路上,靖远“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平川积极创建“素质教育数字化”示范区,会宁深入实施“光影助力成长计划”项目,基于1个数据中心、2个支撑服务平台、N个应用场景,5类重点服务用户的“1+2+N+5”白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即将建成。通过夯实教育基础网络建设、夯实教育基础平台建设,夯实教育基础应用建设等措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了“白银经验”。 05、激活力:构建“‘四梁八柱’评价体系”,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 “白银市县域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现为‘两个挂钩和两个机制’,白银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用体现为‘两个参考和两个依据’”,11月26日,在北京举办的“教育局长高峰论坛(2023)”上,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吕佐鹏作为首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案例”一等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并以《以数字化助推教育评价更科学更可靠更高效》为题作主旨发言,详细介绍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白银探索”。 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中的“关键一役”和“最硬一仗”,县域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和学生发展评价改革又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两个突破口”。白银市以“6722”县域教育质量评价改革项目为基础,构建了教育评价的“四梁八柱”,积极引导教育回归立德树人根本。出台《白银市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工作方案》和《白银市县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县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包含6个评价项目、20个评价指标、74个评价内容、7个评价方式,凸显全面综合,旨在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突出立德树人,从“五育”入手,分学段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和评价指标,旨在破除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平川区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试点区,率先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上线,学生、教师、家长使用率均在99%以上。 06、壮主力:践行“‘四有六要’标准”,做好学生成长引路人 “建立健全首席专家、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梯队培养机制。到2025年,评选一批首席专家、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白银市深化改革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全面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人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对象、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教师孙耀恒老师在面对2023年白银市行业领域首席专家人选评审组各位专家时说:“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理应把新时代工匠精神内化为精神动力,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传承‘勤奋质朴、吃苦耐劳、坚韧执着、百折不挠’的陇人品格,做到不被外界的名和利所干扰。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师为镜,刻苦研修专业,同样在技术技能领域找到人生出彩的机会!” 白银市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第一标准,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开展“立师德、铸师魂”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六要”“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好教师。16名教师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最美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推荐或候选人选。其中,1人入选教育部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1人入选全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11人入选陇原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计划,12人获评白银教育首席专家,247人获评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200人申报参加副高级以上职称评审。1224人参与交流轮岗,160名教师参加“三区”支教、农村薄弱学校“走教计划”和“组团式”帮扶计划,2.86万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11675名乡村教师领取人均不低于400元生活补贴,890名退休乡村代课人员领取25.4万元工龄补贴。35人、100多个先进典型案例在市级主要媒体宣传展播。 07、提效力:开展“‘主动创稳’行动”,守好校园安全主阵地 11月25日清晨7时,路灯拉长了冬夜的黑,白银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护学岗”王玲警官已早早来到白银区上海路107号白银市育才学校门口,开始了一天的站岗值勤……“每天都能见到警察、警灯、警车,身为学生家长,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看着自己的孩子在王警官的护送下高兴地走进学校大门,市民张先生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每天放学前进行1分钟安全提示、每周五放学前5分钟安全警示、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安全主题教育,寒暑假放假前召开专题班会和家长会开展假期安全提醒教育……“1530+专题会”安全教育模式成为白银市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的常态。 主动创稳,核心是创,目标是稳,关键在主动。全市教育系统始终把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建设作为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建机制、抓预防、强措施、善应急、广宣传,守土知责、守土担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市教育局先后召开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4次,全系统专题会议6次,把形势研判抓在经常;充分利用春秋季开学“安全第一课”“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29全国反欺诈宣传日”和“全国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段和重大活动开展校园安全专题教育,把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4次,下发安全隐患督办函5次,开展应急演练3000余场次,培训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学校保安和省市县“应急第一响应人”近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实现“4个100%”,把安全防范做在平常;校园安全“五个必须到位”要求、“三查”(局长普查、校长巡查、班主任排查)工作机制、“四查”工作制度(日巡查、周排查、月检查、季督查)和领导干部24小时带班在岗值守制度和快速响应机制得到严格执行,把安全制度落在实处。主动创稳、有效维稳、全力保稳,白银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让平安的阳光照耀千校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