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支柱,正面临从“购房储备金”向“居住品质金”的战略转型。襄阳市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在灵活就业群体扩大、老龄化加速、城市更新全面推进的背景下,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覆盖范围、提取政策、服务模式等方面存在不足。通过本地化案例分析,提出以“扩大普惠性、增强适配性、激活消费性”为目标的政策优化方案,重点探索住房公积金赋能城市更新的创新路径。
一、制度困境:覆盖缺位与提取壁垒制约效能释放
(一)覆盖盲区:新经济群体与超龄劳动者被排斥
1. 灵活就业者“制度悬空”
2023年襄阳虽出台新政要求覆盖灵活就业人员,但截至2025年7月实际缴存率不足10%。网约车司机李某月均收入6000元,但波动率达40%,固定月缴存基数使其被迫放弃参缴。收入稳定性差异与传统制度刚性要求间的矛盾,导致30万新业态从业者无法享受政策红利。
2.超龄劳动者“强制退出”
退休教师张某返聘后月薪4500元,希望继续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存住房公积金资助子女购房,但政策强制要求,无法正常开户。现行“一刀切”停缴规定忽视健康低龄老人的就业意愿与代际互助需求,造成人力资源与政策资源的双重浪费。
(二)提取梗阻:民生需求与城市更新受阻
1.租房提取:证明繁琐与额度倒挂
- 青年职工王某因农村宅基地未确权,无法获取合规“无房证明”,被迫放弃提取。2021年襄阳市查处的32起伪造证明案中,21人因此类产权遗留问题触法。
- 额度与市场严重脱节:2023年市区平均月租1500元,学区房等刚需月租实际高于此标准,但现行政策提取上限仅1500元,且多年未调整。新市民(如多孩家庭)需以工资性用于租房差额,挤压其他消费。
2.城市更新参与渠道缺失
友谊小区居民2024年推动加装电梯,每户分摊3.2万元。退休职工刘某想提取公积金支付费用,但因政策未纳入适老化改造场景被拒。类似案例导致襄阳市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出资率不足30%,远低于上海、厦门等先行地区。
3.应急通道缺位引发非法套取
2021年查处的骗提案例中,职工周某因孩子突发重病,伪造材料提取公积金支付手术费。制度对重大疾病、灾害救助等民生应急需求缺乏响应机制,迫使职工铤而走险。
(三)账户僵化:转移壁垒与资金碎片化
职工赵某先后在襄阳市及外地工作,因区域系统未及时互通合并形成两个账户。贷款时仅能使用单一账户余额(5.2万元),没有自动合并另一账户的3.8万元,导致可贷额度降低12万元。此类账户割裂问题直接影响跨区域流动职工的资金使用效能。
二、战略转向:住房公积金赋能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
(一)支持城市更新的三重价值
1.破解居民资金筹措难题
- 上海经验显示,开放住房公积金用于电梯更新后,居民自筹负担降低50%以上。襄阳市现有沉淀资金超20亿元,若允许提取用于适老化改造,可释放3亿元级消费潜力。
- 厦门“原拆原建增容”政策中,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出资占比达更新总成本的35%,成为项目启动的关键杠杆。
2.加速更新共识与落地效率
- 北京将公积金提取范围扩至楼体抗震加固,倒逼小区成立规范化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效率提升40%。
- 上海推行电梯改造“分阶段提取”:前期按50元/㎡预提启动资金,竣工后凭业委会确认的分摊表补提尾款,项目周期缩短6个月。
3.驱动绿色转型与功能升级
漳州对采用节能门窗的家庭给予10%提取额度上浮,推动改造项目中绿色建材使用率提升至65%。此类政策使公积金从基础改造工具升级为绿色居住品质的催化剂。
(二)政策创新前沿与襄阳差距
1.提取场景多元化
- 电梯更新:上海允许职工为配偶、父母、子女代提,实现家庭代际互助;
- 绿色改造:漳州对购买绿色建材住宅者上浮贷款额度20%(襄阳可转化应用于提取额度激励);
- 长期维护:洛阳支持老旧小区家庭年提5000元支付物业费,衔接更新后管理。
2. 覆盖对象普惠化
北京、上海突破产权限制,覆盖公有住房承租人;伊宁将灵活就业者纳入改造受益范围。反观襄阳,灵活就业者因缴存率低、政策未衔接,实际被排除在更新支持体系外。
3.服务流程数字化
上海取消纸质证明,通过政务平台自动核验不动产信息;伊宁实现“一次申请、限时办结”,2025年单笔改造提取达2.3万元。襄阳仍要求线下提交8项材料,平均耗时相应较长。
三、制度改革建议:构建“居住品质支持型”公积金体系
(一)扩大覆盖:从“单位人”到“新市民”
1.创新灵活就业者缴存机制
- 推行“基础+浮动”弹性模式:基础部分按2000元基数、5%比例强制缴纳(年缴1200元);浮动部分允许按实际收入0-15%自主缴纳,月缴存额最高3000元。
- 建立“宽限期-补缴”制度:允许年内申请3个月宽限期,次年6月底前补缴视同连续缴存。
- 平台企业协同:与网约车、外卖平台合作,开通APP一键参保通道,定向补贴首年基础部分缴存额50%。
2.打破年龄壁垒
- 允许未领取养老金的超龄就业者自愿缴存;
- 试点“家庭互助账户”:已领取养老金者可为子女购房/改造缴存,年缴存额上限2.4万元(定向冻结至住房消费时使用)。
(二)拓展使用:从“购房金”到“品质金”
1.支持城市更新的三类场景
- 基础功能改造:纳入加装电梯、外墙加固、管线更新等项目,按实际分摊额提取(参考上海分阶段模式),年上限5万元;
- 居住品质升级:对适老化改造(如防滑地面、智能监护)、绿色改造(节能门窗、家庭光伏)给予10%额度上浮,激励品质提升;
- 长期维护支持:衔接洛阳模式,允许年提5000元用于改造后物业费缴纳。
2.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例:2025年襄阳租金达1600元/月,则提取额度同步调上调,且对于多孩家庭执行实际租金额度提取;电梯更新均价升至4万元/台时,提取上限相应上浮。
3.增设民生应急通道
- 重大疾病:参照医保目录,可提取余额支付自费部分;
- 多子女家庭:允许年提缴存额30%用于托育设施改造;
- 突发事件:凭应急管理部门证明紧急提取。
(三)流程再造:数字赋能与风险防控
1.构建“无证明”服务系统
- 接入政务数据平台,自动核验不动产、婚姻、改造项目信息;
- 租房提取全面推行诚信承诺制,审核压缩至1个工作日;
- 改造类提取实行“扫码申报-业委会确认-自动到账”的闭环流程。
2.创新资金监管模式
- 设立城市更新住房公积金共管账户:由施工单位申请用款,业委会、社区、住房公积金中心三方监督;
- 推行改造楼栋“资金使用公示制”,每阶段支出扫码可查;
- 对灵活就业者建立“缴存贡献积分”,积分达标方可申请大额提取。
3.破解低层住户抵触难题
借鉴兰州“分层受益系数法”:1-2层住户提取、贷款额度按30%折算,3-6层逐级递增至100%,资金差额由电梯广告收益分期补偿,促进利益平衡。
四、预期成效:从资金池到发展引擎
通过制度重构,襄阳市公积金将实现三重跃升:
-覆盖跃升:灵活就业者缴存率从不足10%提至35%以上,新增惠及7.5万新市民;
-效能跃升:老旧小区改造住房公积金参与度提至40%,年释放资金超5亿元;
- 体验跃升:提取办理时限压缩70%,材料精简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