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普惠托育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新中国有色工业的长子、西部重要的新型化工能源基地和复合型能源基地,面对人口出生率连续下降的严峻形势,白银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2024年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
以保障为基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2022年市委、市政府印发《白银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以分管市长为召集人的白银市托育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专班推进,形成了政府牵头主导、部门协同联动的普惠托育推进机制。启动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推出17个托育支持“政策包”,通过育儿补贴、免税、落实规定休假、运营补贴等激励奖补支持政策,推动托育服务建设与发展。全市托育机构水、电、气、热均执行居民价格,托位补助100-200元/月不等,育儿补贴最高5000元/年,用人单位建立职工托育费用补助或减免制度,为临聘职工购买生育保险,切实减轻了群众生育、养育负担。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服务供给。围绕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提供更多托育选择。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举办托育机构,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育结合成为全省示范、全国亮点。依托幼儿园,通过新建、改扩建增设托班,满足招收2-3岁婴幼儿托育功能要求。探索“老幼共融”新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嵌入托育、托幼服务,利用公建、物业用房等建设托育机构,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普惠托育服务。全市现有托育机构34家,设置托位4276个,与“十三五”末相比,托育机构与托位数增幅分别达到278%和191% 。
以质量为核心,规范托育服务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强化人才保障、行业监管、宣传引导。在省内较早成立市级托育服务技术指导中心平台,开展托育管理咨询、家庭养育指导、婴幼儿早期发展、特殊婴幼儿托育康复等专业技术和管理技能培训。推进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院校设置母婴照护、婴幼儿保育专业点7个,培养相关专业在校生1062名。构建以卫健部门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架构体系,制定行业专业标准、机构准入制度、质量监管评估标准等,实现“支持”与“规范”并重,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站在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高度,白银市将通过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全力推动普惠托育服务发展,打造可复制、易推广、切实管用的“白银模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白银力量。
(甘肃省白银市卫生健康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