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第二届“丝绸之路与黄河水道的文化汇通”学术交流会即将开始

发布时间:2025-05-16 11:10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浏览次数:

黄河流经甘南、临夏、兰州、白银等地,串联起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生态长廊,在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璀璨多元的文化遗产。作为国家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节点,白银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面临新时代的发展机遇。

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推动沿黄四市州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白银市举办第二届“丝绸之路与黄河水道的文化汇通”学术交流会,为专家学者、旅游从业者和社会各界提供交流平台,共同探讨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促进沿黄四市州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升白银旅游品牌形象。

活动时间

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

活动地点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主办单位

中共白银市委宣传部

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白银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承办单位

白银市文物局

白银市博物馆

协办单位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主讲嘉宾介绍

辛德勇先生,1959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包括目录学、版本学和碑刻学等方面内容),旁涉中国古代政治史、地理学史、地图学史、水利史、出版印刷史、天文学史等学科领域。

主要著作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旧史舆地文录》《旧史舆地文编》《读书与藏书之间》(初集、二集)《困学书城》《纵心所欲》《石室剩言》《祭獭食蹠》《中国印刷史研究》《书者生也》《那些书和那些人》《书外话》《史记新本校勘》《史记新发现》《翻书说故事》《学人书影》(初集、二集、三集)《建元与改元》《发现燕然山铭》《制造汉武帝》《海昏侯刘贺》《海昏侯新论》《生死秦始皇》《辛德勇读书随笔集》《通鉴版本谈》《正史版本谈》《简明黄河史》《天历探原》等四十余种。

李鸿宾先生,1960年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担任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中国中古胡汉(即民族)关系史等领域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180余篇,出版《唐朝朔方军研究》、《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等多部学术专著。主讲的《唐史五讲》《唐史四讲》和主持的《中国古代史》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一流课程,并在“爱课程”“学堂在线”等网络媒体播放。

苗长虹先生,1965年生,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主任, 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荣获第五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和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黄河组)委员。主要从事经济地理、流域地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研究。主持马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出版《新经济地理学》《黄河保护与发展报告》等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10多项。

彭岚嘉先生,1964年生,兰州大学二级教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部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职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文化发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甘肃省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著作10余部,主要有《中国西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大兰州文化圈建设研究》《丝绸之路上的世界遗产【中国段】》《中国古丝绸之路第二卷》(俄文版)《西北文化资源大典》《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论集》等,论文120余篇。近年被评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

刘再聪先生,1967年生,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甘肃省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首席专家,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敦煌学概论》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甘肃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等10余项。主编参编《华夏文明在甘肃(历史文化卷)》《兰州通史·秦元卷》10余部。甘肃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简牍学与丝绸之路导师团队”牵头人,甘肃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甘肃省“飞天学者”、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社科理论界“四个一批”人才。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等10余项。

活动内容

01 主题讲座

时间: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上午8:30-12:00

内容:黄河源的认识历程与西域知识的深化

主讲嘉宾:辛德勇

黄河水道与丝绸之路映衬的唐朝之格局

主讲嘉宾:李鸿宾

黄河与丝路的千年协奏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回响——从中华文明特性的塑造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主讲嘉宾:苗长虹

甘肃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定位、布局及路径

主讲嘉宾:彭岚嘉

丝绸之路与黄河水道同向并行的历史价值

主讲嘉宾:刘再聪

02 交流座谈

时间: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下午2:30-4:00

主题“白银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主题交流座谈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