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泰县广袤的戈壁滩上,一座占地8.1万平方米的巨型智能玻璃温室宛如镶嵌其中的“农业方舟”。这里,正是景泰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示范项目——金戈壁串收番茄种植基地。管理人员乘坐专用“轨道小火车”悉心照料着高达2米有余的番茄植株。枝头沉甸甸悬挂的,不再是普通的果实,而是一串串红、黄、紫、粉相间的“番茄森林”,它们正以日均10吨的产量,带着戈壁滩的科技印记,奔赴兰州、西安、上海、金华的商超货架。
戈壁滩上的“智慧心脏”:科技赋能精准农业
景泰县积极呼应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发展智慧农业的号召,依托北纬37°黄金光热资源与广袤戈壁土地,引入海升集团成熟技术链,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技支撑、农户参与”的创新模式,打造寒旱特色设施农业高地。金戈壁基地作为核心项目,总投资高达1.63亿元,集成全球顶尖农业科技,堪称戈壁农业的“智慧心脏”。
走进温室,看不见传统农人的挥汗如雨,取而代之的是无处不在的“数字神经”。荷兰顶尖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如同智慧大脑,实时捕捉每寸空间的温度、湿度、光照甚至风向变化;通过布满温室的精密探头,水肥环控工程师孙彦刚和他的团队在后台“云控制中心”即可精准调配“温光水气肥”,确保每一株源自法国的名优串收番茄品种,在最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系统实时反馈环境数据,我们据此调整参数,确保植株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孙彦刚解释道。这种环境全要素的智能化管控,不仅实现了病虫害的智能预警,更将产量提升至普通大棚的七八倍,果实品质稳定如一,口感软糯香甜,甜度普遍达10.0以上。
从投产到丰产:“番茄森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担当
基地建设跑出“加速度”。今年2月,这座农业科技地标建成投产。3月9日完成消杀定植,仅两个多月后,5月20日首批高品质串收番茄便惊艳上市。高效产出背后是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
经济效益亮眼:A级果售价达25-28元/公斤,B级果20-25元/公斤,主要供应高端商超及精品水果渠道。项目达产后年产量预计2400吨,年销售收入约6000万元。
就业富民显著:直接创造170余个稳定就业岗位,成为当地农民就近务工增收的重要途径,预计每年可直接带动农户增收超350万元。
产业链辐射强:基地有力拉动了农资供应、包装加工、冷链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预估可为相关产业链新增产值4000万元以上,成为区域农业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
未来蓝图:打造“1+N”戈壁果蔬产业集群
金戈壁基地的成功实践,为景泰县发展现代寒旱农业提供了鲜活样板。展望未来,基地将以串收番茄为主导核心,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效应,带动水果黄瓜、水果彩椒、水果胡萝卜等即食型高端果蔬的规模化、科技化发展,着力构建“1+N”特色果蔬产业集群体系。这不仅丰富了高端农产品供给,更将为景泰县创建省级寒旱特色农业出口先行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以科技之力将戈壁荒滩转化为富民增收的“金色田野”。
在景泰的戈壁上,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将“不可能”变为现实。金戈壁串收番茄基地如同一座现代农业灯塔,照亮了传统农区依靠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也为我国寒旱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景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