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白银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亮点】之九:突出“五抓五促” 筑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防线

发布时间:2025-01-14 15:48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从抓责任落实、抓回收处置、抓堵疏结合、抓减量增效、抓资源利用五个方面入手,构建全链条综合防治机制,全方位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为42.5%、42.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9%,废旧农膜回收率85.5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7.01%。

一、抓责任落实,促实干担当作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跟进推动面源污染治理重点任务落实及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等问题整改,强化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推进措施,确保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化肥农药减量、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等工作扎实开展,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突出问题、第三轮第一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问题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二、抓回收处置,促土壤环境新生

制定印发《2024年白银市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实施方案》《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指导手册》,紧扣“源头防控、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个环节,建立完善回收加工企业和回收网点,督促县区引导种植大户、农户、回收网点和回收加工企业各司其职,做到“三有”,即片有加工厂、乡有收购点、村有收购小商贩。全市现有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13家,乡、村回收网点85个,培育流动回收经纪人130多家,扶持建设废旧地膜机械化回收专业服务组织32个,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抓堵疏结合,促资源转化利用

制定印发《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围绕秸秆收集、储运、加工、利用等方面,注重开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示范推广秸秆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等利用技术,建立健全区域化秸秆收储运体系,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有效提升。积极组织申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全力打造集中连片、特色鲜明、经济效益显著的区域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样板。

四、抓药肥“双减”,促农业产业更绿

大力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制定印发《白银市2024年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方案》《白银市2024年农药减量化工作方案》。依托县区统防统治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建立重大病虫害防控示范区12个、示范面积10万亩,2024年农药商品用量为843.36吨,同比减少0.63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绿色防控覆盖率、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51.85%、52.5%、42.5%。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38万亩,肥料利用率达到42.6%。

五、抓资源利用,促经济生态双赢

积极探索契合实际的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有效模式,以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为抓手,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先后实施了会宁县、靖远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景泰县、平川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积极组织申报白银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不断健全完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收储用体系,有力促进形成种养循环一体化发展格局,切实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筑牢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协调发展根基。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7.01%,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7%,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实现全覆盖。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办公室,图片来源各县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