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宝积镇:产业“组合拳”激活土地   铺就富民兴村路

发布时间:2025-08-28 09:56

来源:平川融媒

浏览次数:

平川区宝积镇小川村坚持不断延伸“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推行“土地流转+产业延伸”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产业提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富民兴村之路。通过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把零散、闲置的土地向合作社集中,推广订单农业种植,促进农业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走进宝积镇小川村千亩谷子种植基地,绿浪正托着沉甸甸的喜悦。一株株谷穗被饱满的籽粒压得弯下腰来,让人一眼就望见了秋日里颗粒归仓的盛景。宝积镇小川村在政策引导下积极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依托白银市平川区铭瑞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完善灌溉设施等举措,一步步啃下硬骨头。经过数年深耕,曾经的闲置地块变身高产良田,不仅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更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成为乡村振兴中“向土地要效益”的生动注脚。

平川区铭瑞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雪丽:“我们今年流转了3400多亩地,2200亩地的油葵,1200亩地的谷子,种的品种是嘉瑞1号。我们通过这两年的种植改良,今年突破了坡地种植技术,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管理,通过订单模式收购,今年的谷子长势也比往年要好,价格也比往年要高。”

在谷子种植基地里,务工的农户正在除草。随着村里谷子种植产业的兴起,从育种、种植到田间管理,全链条都需要人手。以往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流,像这样在基地里管护,一天就能有稳定收入。

务工人员黄维琴:“我们这个活从四月份到十一月份,最高峰用人次是三百多人,平时用人就是五六十人。老板一天给的一百四,我们到家里工资也就到账了,比到外面打工强。”

平川区瑞亨丰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宝积镇小川村另一家种植合作社,流转整合村内土地3400亩,种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达1500亩,配套净作玉米1500亩,小麦200亩及其他作物200亩。走进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基地,一行行玉米株高挺拔,叶片舒展,其间穿插的大豆则枝繁叶茂,豆荚饱满。作为平川区推广的新型种植模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更让农户在家门口找到了务工机会,从播种、田间管理到后期采收,基地里常年有村民忙碌的身影,产业的活力正沿着田垄不断延伸。

平川区瑞亨丰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乃国亨:“今年我们的大豆玉米长势良好,跟着基地模式走,冀豆17、瑞普909这些好品种,加上病虫害绿色防控,收成肯定好。我们还打造百亩攻关方、丰产方,就是要给大家探路,带着大家把地种好、把钱挣到,这基地是机会,更是责任。咱合作社得先做出成绩,让村民看到科技种地的好处,以后大伙一起种,把小川村的田变成‘金扁担’,日子越过越红火。”

目前,依托全镇64个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当地农户广泛参与种植,全镇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已达3.71万亩,涵盖小麦、玉米、西甜瓜、苹果等多种作物,形成了品类丰富、布局有序的种植格局。宝积镇将持续强化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技术扶持、市场对接等举措,进一步激活全镇耕地生产潜力,让合作社与农户联结更紧密,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蓄足发展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