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裕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平川区王家山镇于大川村,2016年9月成立,注册资金600万元,占地面积82亩,下设办公室、养殖基地、技术服务部、市场营销部,是一家集饲草种植加工,黑毛驴繁育、育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经营企业,现有员工18人,社员105人。近年来,合作社全面落实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构建完善产业体系,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力实施“党建引领、龙头带动、合作社(农户)融入、社会化全体系共建”的扶贫发展举措,培育主导产业,搭建发展平台,助推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注重夯实基础,持续壮大规模。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带动、示范、辐射作用,发展黑毛驴养殖户55户,种植户45户,带动精准扶贫户16户。目前已累计投资2300万元,完成牧草种植基地面积2500亩(其中社员种植面积510亩),实施农牧交错带种植面积6800亩,建成标准化驴舍16栋,建筑面积8625m2,饲料库4座1800平方米,办公室6间320平方米,消毒室1座20平方米,安装大型磅秤1台,舍内安装自动饮水、自动饲料设备。大型粉碎混合饲料机一台,购置打捆机、割草机、耕地机、机械加工和仪器设备等18台套,前期引进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公司黑毛驴260头,带引分配养殖户138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2011年合作社完成第一批200头自繁自育黑毛驴出售,销售金额180余万元;2022年4月合作社再次引进内蒙、山东黑驴175头,通过人工授精和自繁自育黑毛驴存栏达到500头。
二、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困局。于大川村面对传统养殖业发展困局,提出了“思路跟着问题走”的工作思路,反复实地调研后提出“养什么、怎么养、没钱养、吃什么、见效慢、怎么大”六大问题,并深入论证分析研判,制定了详细破解举措,采取“党组织+院校+金融+东阿+合作社+小区(农户)”养殖模式,同时给农户发放怀孕母驴的饲养指导手册,不但撬动了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大大提高了农户的养殖水平和收入。
三、科技创新引领,构建带动平台。积极引进集种驴培育、肉驴养殖、农业技术研发与服务、农作物种植与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组织。合作社鼓励农户种植牧草,并对当地的玉米秸秆实行统一打捆、统一回收。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全村16户脱贫家庭、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肉驴138头,实现收入85万元以上,发放分红12万元,安排就业25人,劳务收入21.5万元以上。
四、打造养殖小区,拓宽增收渠道。合作社积极争取农业补贴资金,带动建成于大川村肉驴养殖小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设圈舍24间,配建饲料库、消毒池、防疫室、消防室等辅助设施,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建立集体经济产业、搭建致富发展平台、凝聚脱贫整体合力、释放辐射带动效应“四大功能”,形成了合作社与脱贫农户的联系带动纽带。目前已有12家农户入驻养殖小区,养殖肉驴规模达到260头,农户每养殖一头肉驴每年向村集体上缴管理费20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2万元。
五、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支撑保障。为了提升农户肉驴繁育养殖水平,合作社以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公司黑毛驴繁育中心为依托,邀请专家从饲养管理、良种引进、疾病防治及市场销售等各个方面,对社员及周边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先后培训4期280多人次。同时,积极协调区畜牧、农技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对全村肉驴养殖大户、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帮助解决养殖棚、启动资金、养殖技术等问题,2018年共带动4户脱贫群众创业,养殖肉驴40多头,每户产驴崽5头以上,户均收益2万元左右。另外,按照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疫病防控、统一销售管理、统一价格收购“四统一”的模式,对肉驴养殖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向农户发放怀孕母驴,确保当年实现效益,为肉驴产业链条的壮大延伸和脱贫群众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