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据清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载:“香水梨,即消梨也。他处不多见,深秋成熟,咀嚼无渣,至冬春间冻释成汁,天然甘美,诚珍品也。”陇上诗人王巨洲咏诗赞道:“舒心润肺神增倍,天下仙酥问软梨。”
环境优势
大庙香水梨主要生产区域位于靖远县。靖远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东经104°13′~105°15′,北纬36°~37°15′。位于黄河上游,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106公里,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海拔1300~3017米之间。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土壤肥沃,条件优越。黄河流经靖远县10个乡镇,流程154公里,县内有刘川、兴电和双永三大水利提灌工程,灌溉面积57万亩。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每年均气温8.9℃左右,每年极端最高气温35.1℃,每年均降水量240mm,每年蒸发量1634mm,每年平均日照时数2696小时,无霜期165天。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大庙香水梨的种植。
主要产地
大庙香水梨产地主要分布于靖远县兴隆乡、双龙镇、石门乡、糜滩镇、三滩镇、乌兰镇、东湾镇7个乡镇 34个行政村。
产品特征
大庙香水梨鲜果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约160g—240g;果面光洁,果皮浅绿色,果点小而密,梗洼和萼洼中深,果柄较长;果皮厚,果肉绿白色,肉质细而硬脆,果心较小,石细胞少,味略带酸涩,有香味。 经后熟冷冻后,果皮颜色变为深褐色,果柄变黑,消融后果皮部分皱缩,果实变软,果皮易剥离,果肉变为浅褐色至深褐色,果肉变软化汁,汁多味甘,入口即化,酸甜可口,香味浓郁,果心变为深褐色。 此外,大庙香水梨具有润肺、止咳、消痰、降火、解酒等功效。
鲜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可溶性糖≥6.8g/100g,有机酸≤0.57g/100g;后熟冷冻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可溶性糖≥7.6g/100g,有机酸≤0.47g/100g。
安全要求
大庙香水梨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相关标准。
2017年4月,大庙香水梨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近年来,大庙香水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效益不断增加,品牌效益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