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草窝滩镇长城村全力打造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

发布时间:2022-08-12 09:06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2022年省级示范村创建以来,景泰县草窝滩镇长城村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奋力推进示范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党政主导,群众主体,协调推进高效有序。为全面完成乡村建设示范村实施内容,长城村始终坚持“群众议、代表定、两委推、支部抓”的原则,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村“两委”成员及各组组长任成员的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景泰县草窝滩镇长城村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任务,推进示范村建设;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建设任务。

二是集思广益,统筹整合,多规合一契合民意。按照“一次规划到位、分步实施”的思路,统筹村庄布局,合理划分村庄类型,突出空间和产业这两个关键点,注重村域“多规合一”和村民“真正实用”,让广大村民深度参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确保规划符合村庄实际,突出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提升和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村庄规划,目前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按照通道商贸服务智慧村、现代农业种植示范村、集聚提升美丽宜居村的发展定位,以“两心、两轴、四片区”产业空间布局,对照省级示范村建设标准,以中心小公园建设为依托,引领群众房前屋后栽花种树,完成《长城村乡村建设示范村基础设施配套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初步设计》并严格按照批复实施。

三是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资金效益聚集显现。加大与上级争取和项目对接工作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联动、形成合力”的原则,大力整合更多资金投入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中。在产业兴旺上,按照规模种植、集约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理念,着眼挖掘潜力、放大优势,扶持大规模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降低种植成本,以枸杞和红辣椒种植为基础,配套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一条龙作业生产线。全村流转土地连片种植新品种枸杞600亩,种植红辣椒400亩。在生态宜居上,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是乡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总投资632万元,以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和拆危治乱专项整治行动为突破,大力推动示范建设,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让整治环境、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是凝心聚力,引领示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照长城村乡村建设示范村基础设施配套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初设批复,按照项目建设计划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503万元,完成墙面改造27.3 ㎡,围墙改造709㎡,提升改造物流点1处,新建积分超市1个。新建500m³蓄水池及5公里菜园灌溉渠道。砂化维修路面9000 ㎡。道路硬化2.4万㎡已完成道路勘测、场地平整、备料等工作。安装路灯420盏,路灯已采购完成,道路硬化完成后安装。人居环境提升方面,投资95 万元,配备垃圾清运车1辆,清理“五堆”5500m³,拆除危房及墙体修复1800㎡。种植槐树、垂柳、白蜡、松树、侧柏等乔木803株,植草5400㎡。新建卫生厕所229个。乡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乡村舞台1个。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评选推荐上报1名白银市道德模范,表彰好婆婆、好媳妇14 名、五星级文明户14户。

下一步,长城村将持续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按照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方案3大项23小项内容, 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成屋面改造、小桥返修、乡村舞台返修、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规范文体活动场所、农家书屋、乡村舞台,保障村内群众性文体活动正常开展,满足群众文体娱乐需求。三是增强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大力实施“五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处理化解邻里矛盾、婆媳矛盾、土地纠纷等突出问题。四是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出具有新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