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强化措施”助推水产养殖业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2-12-30 10:55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2022年,全市水产养殖业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开展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种质资源普查、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科技服务,渔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强化示范推广,养殖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引进新品种养殖进一步优化了渔业养殖品种结构,增加了养殖种类,有效增加了水产养殖主体经济收入。一是不断扩大新品种养殖示范。2022年引进盘锦河蟹、小龙虾进行养殖示范,养殖面积分别为5亩、34亩,亩产分别达到300斤、100斤;积极开展柳根鱼新品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全年繁育柳根鱼鱼苗1000万尾,通过养殖示范试验推广,已初步探索筛选出新品种在盐碱水中的养殖和饲养技术。二是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保障渔业总产值稳中有升。大力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主要以繁育兰州鲶、福瑞鲤,引进水花(草鱼、鲢鱼、鳙鱼)和小龙虾、盘锦蟹为主,全市实现水产养殖面积1.83万亩,投入生产的水产养殖场(户)114家,共投放各类苗种8700万尾,产量达0.52万吨,同比增长0.52%,渔业总产值达1.15亿元,同比增长0.53 %。三是水产养殖主体信息登记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国家和省渔业渔政部门的要求,对全市114家养殖主体进行主体信息和拐点坐标登记工作,相关县区登记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89家养殖主体信息和拐点坐标登记工作。


二、强化种质保护,夯实渔业发展基础。水产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遗传育种价值,水产品更是成为城乡居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持续推进。根据《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要求,前后完成了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新规定下的数据重新修改审核上报和交叉审核反馈的数据问题逐一核查修改完善工作,同步进行了普查档案整理归档。二是积极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工作。为扎实推进专项渔政执法行动和黄河禁渔工作,各相关县区开展以流经村庄河道为重点的巡护活动70余次,累计出动200人(次),联合农业综合执法队开展联合执法6次。三是外来入侵水生动物物种普查调查全面开展。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市外来物种入侵状况和发生趋势,组织市县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农业外来入侵水生动物物种普查面上调查工作,相关县区设置普查路线5条,普查点11个,完成踏查24个,样地调查16个。


三、强化项目引领,提升水产养殖环境。项目主要在景泰县和靖远县实施,2022年项目已全面实施完成。一是景泰县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1547万元,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2006.53亩,尾水治理能力10000m³,通过实施项目改善了水产养殖基础设施水平,对水产养殖稳产保供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二是景泰县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按照“一场一策”原则,在13家水产养殖企业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工程,已完成安装埋压输水管道2000米,坑塘平整清淤36亩,护坡平整2000㎡,鱼塘围网2200米,项目的实施将明显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三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体系建设项目。景泰县和靖远县被确定为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示范县,景泰县引进10万尾抗病草鱼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靖远县大力推进池塘鱼稻共生、莲渔综合种养和池塘鱼蟹混养3个试验示范,同时开展了池塘生态工程化构建技术试验示范和鱼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示范、辐射、推广等方式,大力提升全市渔业科技水平。四是景泰县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项目。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在县域内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放流草、鲢、鳙鱼146万尾以上,通过放流增加了黄河景泰段自然水域经济性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数量,维护了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四、强化安全生产,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为进一步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扎实开展检查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开展了渔业“安全生产月”和“百日攻坚”行动。组织人员深入养殖场(户)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单700份,悬挂条幅、警示牌140余条(块)。与全市114家水产养殖企业(户)签订了《渔业安全生产承诺书》《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开展了全市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渔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救生消防等设施配备和运行情况,并针对薄弱环节,重点落实整改措施15条,有效防范了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开展了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专项行动。在全市3个骨干基地(谭周杨虾业、晋成农业、鱼类良种实验站)实施水产用药减量行动,实施面积370亩,实现水产养殖用兽药使用量同比减少5%以上,抗生素类兽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0%以上。


五、强化技术服务,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全年共指导培训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次),对全市水产养殖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一是成功举办了水产养殖技术暨渔业疾病防控技术培训班。7月5日-7日,市畜牧兽医总站在景泰县成功举办了水产养殖技术暨渔业疾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填补了近5年全市无水产养殖相关培训的空白,培训水产养殖技术人员、重点养殖企业负责人52人,给全市水产养殖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水产养殖科技含量,增强了全市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后劲。二是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水产养殖相关培训。通过腾讯视频会议、微信、电话和播放视频等现代化手段,共解答240人(次)咨询的养殖技术问题850多条,指导养殖场(户)科学选购优质苗种、实施规范用药、防范高热寒潮极端天气等350人(次),切实提高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开展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走村镇、进学校等多种方式开展以“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活动5次,摆放宣传展板40张(次),悬挂宣传横幅30条(次),播放音视频超过20小时,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3800份(个),进一步增强了广群众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