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我市不同生态区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生产应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技术措施,为下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9月8至9月16日,市县(区)农技部门抽调技术骨干组成调研指导组再次对全市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调研指导。
调研指导组先后深入到平川区宝积镇、水泉镇,景泰县漫水滩乡、喜泉镇,靖远县北滩镇、双龙镇,会宁县河畔镇、韩集镇等地,通过田间实地查看、现场测产估算、交流询问、走访农户等方式进行。每县(区)抽查2个示范点,重点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种植密度、品种选择、肥料施用、除草方法、产量和经济效益、单作玉米、单作大豆的种植密度、产量等情况开展了细致的调研。
调查发现,各县区通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品种试验,筛选出了几个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的高产高效模式和品种。同时发现部分高海拔区域大豆成熟度有差异,应根据气候特点,做到适期收获,确保颗粒归仓。调研指导组组织种植大户、合作社开展了技术宣传培训,引导种植大户、合作社使用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机械化服务,不断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并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收获前后要及时测产总结,强化种植模式总结提升,摸索出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品种模式,改进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
今年,全市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8.58万亩,该项技术在我市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