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产业兴旺百姓富 乡村振兴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3-01-09 09:41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市坚持走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以高质量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不断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增加产业发展后劲,打造产业特色品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走进会宁县大沟镇孟家窑村村民南学国家的羊圈,羊儿们正在悠闲地吃草、散步,看着膘肥体壮的肉羊,南学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会宁县大沟镇孟家窑村 村民 南学国“我养了200多只羊,从三年前的50多只到现在的200多只,这几年政策好,给予我们很多帮助。”

羊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孟家窑村群众增收致富的“稳定器”,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

会宁县大沟镇孟家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张学峰“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肉羊、肉牛等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特色肉羊产业目前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以养殖大户示范带动,以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将孟窑村着力打造成肉羊养殖专业村,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近年来,会宁县不断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通过示范带动,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为纽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会宁县大沟镇副镇长 梁恩茂“聚焦特色产业培育,以马铃薯、玉米和牛羊菜果等现代种养殖业为主导,区域特色农产品为补充,以现代化养殖产业园创建为引领,按照产业集群、龙头集中、技术集成、要素集聚的要求,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一村一品’‘集群成链’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近日,平川区牙沟水的菊芋喜获丰收,村民们在种植园里忙得热火朝天。近年来,牙沟水村瞄准菊芋种植,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村多元化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平川区水泉镇牙沟水村党支部书记 黄克良“今年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我村流转了234亩土地用于菊芋种植,从目前来看,每亩产量在两吨左右,按照合同收购价,菊芋种植将为我村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

为拓宽菊芋销路,平川区积极协调当地龙头企业,对农户种植的菊芋进行统一收购加工,经过纯化浓缩、降膜蒸发浓缩、喷雾干燥等工序后,包装精致的菊粉从这里走向全国市场。

甘肃利尔康生物有限公司原料部负责人 石富介“预计收购菊芋20000吨左右。目前有平川区、景泰县等种植基地。我们把这些基地的农户、产业园及合作社链接在产业链条上,带动农户2000户,农业总产值可达7000万元。”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培育形成了猪、牛、羊、果、薯、药、蔬、黑毛驴、小杂粮、水产养殖、文冠果等“十一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构建“4集群+4片带+N”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截止2022年底,已建成标准化种养产业园324个,优势特色种养业规模分别达到521万亩、2040万头(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