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加强党的建设、争当时代先锋”的横幅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化工四厂党总支的党员们共同学习中国兵器工业功勋奖获得者王哲荣院士的先进事迹。
“兵器工业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石泉将我们化工四厂党总支作为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并提出要做好‘六个表率’,其中一项就是传承红色基因,当好弘扬人民兵工精神的表率,我们要将这份精神落实到安全保供任务中,站好每一班岗、啃下每一块硬骨头!”该党总支书记、厂长杜小虎在学习会后这样说道。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化工四厂党总支的一句口号。他们成立了三支党员突击队、六个党员示范岗和七个党员责任区,每个团队都是党员牵头,队员包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操作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但需要解决难题、开展创新时,团队成员们都会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共同参与。
党建+安全生产:“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化工四厂技术质量科科长赵静静的手机里,“躺”着一张舍不得删的“偷拍照”。
2021年,为了提升生产线本质安全,解决管线堵塞问题,该党总支借鉴其他生产线的经验开展管线刷洗工作,成立了党员创新工程,赵静静担任了负责人。因为是首次在生产线开展刷洗,“失败”成为了“家常便饭”,每每遇到难题时,赵静静都会用“方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鼓励大家。在一次深夜加班的讨论会上,赵静静拿起手机拍下了大家的忙碌身影,记录下他们为安全生产奋斗的一瞬间。
在经过40组试验、积累了上百个数据后,该团队终于完成了刷洗方案的制定,“因地制宜”地对各生产线制定了不同的刷洗流程、温度、用量和周期,该成果还成功向其他生产线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凭借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劲头,近年来,该党总支克服工房老旧、生产线建线时间早等不利因素,组织党员带头攻坚克难,积极开展机器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工作:远程连锁控制、APC系统优化、配料自动化改造等项目相继上线运行,党员们在一次次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升本质化安全程度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设备管理:16.8%背后的努力
今年较去年同期相比,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16.8%。这一数据的背后,是该党总支在预检预修、强化培训所取得的成效。
化工四厂党总支在做好员工巡检和点检工作外,定期联合设备维修专业和仪表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逐台“诊断”,按照关重设备、转动设备、静止设备分类建立从设备入厂后的台账,围绕故障时间、频次、使用时间等方面做好记录,实时跟踪设备的使用和淘汰情况,做好设备及时更换,杜绝带病运行。
“在以往培训中,我们以集中理论培训为主,主要传达的是怎么干,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培训方式远远不够,尤其是在设备管理中体现地尤为明显。”培训干事马晓萍告诉记者。
为了解决因为人的操作因素出现的设备故障,党员们集思广益,打造出了“集中培训+现场培训、正向培训+逆向培训”的培训新模式。
在做好OPL、TPM等设备集中培训的同时,该党总支将课堂“搬”到了生产现场,对每一步的操作流程都进行详细演示和解说,在以往讲解该怎么干、怎样才能干好的基础上,进行“为什么这么干,误操作会引发什么后果”的逆向培训。
为了进一步把设备管理责任落到“最后一公里”,该党总支实行管理和技术人员包干班组制,把办公桌“搬”到生产线,按照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导向、结果为导向的思路,包干人员通过参加班前班后会、视频监控回访和现场检查、抽查员工培训、配合班组工作等方式,为一线“问诊开方”,做好信息交互。(王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