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总工会文章被全国总工会《工会经审工作》刊发

发布时间:2025-02-26 17:54

来源:市总工会

浏览次数:

2025年1月1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第一期《工会经审工作》刊发《白银市工会经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全文如下:

白银市工会经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动中国工会十八大确定的工会经审工作目标任务和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首个五年(2024-2028年)工作规划,近期,市总工会经审会对所属基层工会经审组织建设及经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建设情况。全市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三同时”要求,建立健全了经审组织,完善了经审工作机构。截止2024年年底,全市共有2558个基层工会组织,成立经审组织的有1787个,覆盖率达70%。其中,市总工会经审会拥有经审委员11人,5个县区总工会全部设立了经审会,共有经审委员2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围绕“一个中心”围绕全市工会中心工作和省总经审会工作部署,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根据项目和种类推行1个单位+N个审计项目,同时结合“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行动,以预算执行审计为载体,政策跟踪、经费计拨、会员会费收取和各类专项资金审计调研项目融合捆绑在一起为“N”,实现同时进点审计1个单位、1次完成现场审计、形成多项审计成果的组织方式跑出白银工会审计“加速度”。二是做好审计“两统筹”。转变审计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审计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灵活调整审计组织结构,形成审计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项目方案、组织实施一体化,采取委托审计、交叉审计、延伸审计、专项审计等适宜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坚持对本级工会、各县区总工会及部分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经费计提和拨缴、专项资金的筹措、拨付管理和使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情况实行“每年一审”。建立购买社会机构审计服务制度,加强对社会机构审计服务的质量监管,对受聘的社会中介机构资质进行审查,对选派人员进行工会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培训,实现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三是瞄准“三大重点”。在工作内容上突出“三个重点”。围绕工会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关键领域,审计过程中突出对困难职工帮扶、“两节”送温暖、大病救助、技能培训、劳模资金、住院慰问、驿站建设、职工福利发放等资金,密切跟踪资金申请、审核、分配、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工会经费用于“重点事、重点人、重点地方”。今年以来,全年共实施审计项目101项,其中:预算执行情况审计23项,专项资金审计34项,经费计拨审计4项,工会经费收支审计28项,预算编制12项。四是在工作过程中抓好三个环节”。坚持事前介入,年初对本级工会当年经费预决算审查,年中对上半年经费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及时调整下半年经费预算,确保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做到事中参与,经审会主任参加党组会议,在“三大一重”事项中进行集体讨论,审方案、审经费、审合作方。跟踪事后审计,坚持对本级及下级工会加强严肃性和规范性,确保工会经费使用的合理有效。五是在工作协同中形成“三位一体”。建立市总财务部、组织部、职工服务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联动的监督体系,“联合发力”加大对上级拨付、政府补助等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审计调研,通过整合不同的监督资源和手段,确保工会的经济活动在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监督和控制。六是聚焦“强学习、蓄能量,促实战、树标杆,立改废、建体系,建问责、强成果”四项举措充分运用“三带一指导”、举办业务培训班、知识竞赛、编印经审 “工具书”等多种形式,打造“风清气正”“技高一筹”的审计铁军;坚持每年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工作,为全市工会经审人员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取长补短,借鉴经验,鼓励经审人员提高业务能力素质,树立“争先创优”意识,近年来,推荐申报全国工会优秀审计项目4个、省总工会优秀审计项目21个,18个审计项目被评为“全省工会优秀审计项目”;依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制度、优化流程、明晰职责,废止旧的制度和办法,促进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坚持发现问题与及时整改并重,在审计实施阶段督促被审计单位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做到审中边审边改边规范。对整改不力的基层工会主席和财务人员进行约谈,并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工会审计监督效能没有充分发挥。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工会组织,成立了经审组织,但经审监督职能发挥不够好,尤其“小三级”工会经审会多年不改选或未及时补选,造成人员缺额,影响了工会经审工作的正常开展,审计监督的效力没有充分发挥。

(二)经审专职人员少,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审组织队伍专业结构比较单一,复合型高素质审计人才非常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审计人才更是寥寥无几,对审计的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和审计技巧等基层知识知之甚少,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更是“空白”,对工会资产也缺少思考、规划和创新。

(三)审计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有待提升。目前,由于受自身条件所限,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与其他地区的先进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手段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四、对策和建议

(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审查审计监督效能。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关于构建“六个三”工会经审监督体系要求,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审计现场进度控制,加大对重大项目投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审查审计监督;不断转变理念思路,积极探索融合式、嵌入式、“1+N”审计模式,加大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有效拓宽审计覆盖面,推动工会经费用于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地方。

(二)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经审工作激励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各级经审组织人员力量,同时,结合审计人员业务短板、能力缺陷,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班、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增强业务能力;为经审工作较为突出的工会经审组织、经审干部,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增强基层单位开展工会经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数字赋能”审计新模式。顺应数智化建设新要求,树立科技强审理念和大数据思维,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审计工具,对接“陇工惠”工会经审系统模块,促进审计工作从现场审计为主向后台数据分析和现场审计并重转变,逐步实现让数字化为工会经审工作赋能,推动经审工作转型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