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供销社充分发挥供销系统优势,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提升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网络现代化水平,扎实部署,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优势,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与社会优质资源联合合作,系统骨干企业上下联动,构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绿色发展的流通网络。在辖区五乡镇全部恢复重建乡镇基层社,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28个。结合全区农业产业布局和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指导基层供销社先后领办白银津达成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白银古韵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有1个合作社获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称号,有3个合作社获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
打造“三位一体”试点。依托社属企业甘肃景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市级“三位一体”示范点,重点开展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推广等。在武川乡崖渠村新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一处,在白银区文化路夜市建成白银区农特产品专柜一处。目前,该加工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依托白银古韵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区级“三位一体”试点单位水川镇供销合作社,联合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4户农民,投资成立“品乐谷”软儿梨三炮台生产车间、水川长面生产车间及农家手工醋等生产线,合作社现已成为原料选材、工艺制作、销售对接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综合性社会化服务平台,并在生产基地建设展厅一处。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为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增加农民收益,组织部分村级综合服务社、社属企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主要展销推介绵山药、北山和尚头长寿面、黄崖土鸡蛋、水川长面、“软儿梨”三炮台等特色农产品,其中黄崖土鸡蛋、易霖绵山药入选“甘味”品牌,使我区农特产品品牌影响力及认可度有了显著提升,品牌效益进一步凸显。
开展社有企业电商助农活动。开展“互联网+助农”模式,组建网络运营团队,开通“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和“快手”账号,深入田间地头拍摄宣传视频140个,开展直播30余次,邀请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等群体加入粉丝团,共同推介白银农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