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 白银市举办中小学生“红军不怕远征难” 主题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30 15:09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浏览次数:

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

  白银市举办中小学生“红军不怕远征难” 主题研学活动

岁月长河奔涌不息,红色精神代代相传,2025428日,由中共白银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主办,市博物馆、白银区第九小学承办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白银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在靖远圆满举行。

早上730分,白银区第九小学100余名同学身着统一的研学马甲,佩戴红领巾和学员证,列队整齐,在市博物馆门口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拔仪式后,登上大巴,开启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红色研学之旅。

 

大巴车上,研学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此次研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同学们背诵了毛泽东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车里回荡,老师和同学们互动唱红歌,一路前行,一路期待。

大巴车蜿蜒而上,来到鱼龙山下,同学们有序下车。鱼龙山红色文化管理中心杨红玉老师带领大家参观,她告诉同学们:“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因此,拾阶而上,同学们精神饱满,没有一个掉队。

 

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门口,红色柱子上一副对联引人注目:“渡黄河驱虎豹英雄气慨常在,过天险战鱼龙壮士精神永存”,杨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这副对联的寓意。之后,大家一起朗诵,字字铿锵,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和堡红四方面军纪念公园里,纪念塔巍峨耸立,松柏苍翠,鲜艳的红旗迎风飘扬。当同学们看到昔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曾住过的窑洞里有红军使用过的手榴弹、子弹袋、小炕桌、灯盏等,肃然起敬,一件件革命文物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在红色文化广场,同学们给革命先烈敬献了花篮、唱《国歌》、唱《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声洪亮,大家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杨老师详细给同学们讲解了发生在靖远的战斗、军民鱼水情深等内容,同学们边听边认真记录。在讲解中,同学们了解到红色文化,学习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到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不懈努力奋斗的伟大精神。

随后,开展了与红军渡河相关的拓展活动。同学们手持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精心制作的“碉堡”“炸药包”“炸弹”“小船”等模具,在“烽火线”下匍匐前进;“小船”在“水面”上剧烈颠簸;背着“炸药包”的同学勇往直前;“碉堡”在“爆破”声中轰然倒塌。这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革命胜利的不易与艰辛,体验了枪林弹雨中的残酷与坚韧,进一步体悟到革命先辈行走在黑暗道路中向着远处星火努力奋进的无畏精神。

中午时分,大家来到环境清幽的农家乐,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稍作休整后,乘车前往靖远县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王红丽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宁夏战役计划”“三十军、九军、五军和四方面军总部渡河前的军事形势”及发生在靖远的六次战斗。老师讲得投入,同学们听得认真,被渡河战役中战士们以青春热血护卫革命胜利的无畏精神深深感动。王老师又带领同学们观看了一段视频《忘不了》,靖远歌手张尕怂用深情的声音唱出了红军强渡黄河的故事。

此次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虎豹口红军强渡黄河遗址。靖远县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滕兴玲老师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讲解了象征2.18万渡河勇士”雕塑的寓意、红军在此强渡黄河的故事。一幕又一幕感人的情景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呈现,河水滔滔,大家神情肃穆,鞠躬致敬!忘不了忘不了那夜的风,不住地吼忘不了黄河的水,无尽地流红军要渡河,靖远人撑杆头忘不了那夜的船儿,万舟似箭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