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博物馆举办“凤之韵”研学课堂——陶融酒礼

发布时间:2025-11-10 09:12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浏览次数:

秋尽冬起,落叶翻飞,美好正当时。2025年11月8日上午,白银市博物馆“'凤之韵'研学课堂——陶融酒礼”在二楼展厅举行。穿越千年时光,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中华陶融酒礼的探索之旅。

01 参观展厅

活动伊始,研学老师何佳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白银史前文化艺术展》。经过讲解,孩子们了解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不同时期陶器的构造、纹饰及功用。

 

02 研学课堂

 

参观结束,何老师播放了电影《哪吒2》中太乙真人喝酒的视频,引出本次研学活动的主题——陶融酒礼。


老师讲得精彩,孩子们听得认真,时不时还有互动,答对问题的孩子都有小小的奖励。通过PPT,孩子们了解了仰韶文化时期的船型彩陶壶寓意——酒像船下的水一样饮之不尽;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猪形陶鬶(guī)反映出新石器时代先民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罍(léi)更是将盛、斟、饮功能融于一身;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十字纹双联彩陶罐的独特造型。

何老师讲到,酒器经历了从实用酒器到通神法器、权力礼器的演变;酒器分为储酒/酿酒器、温酒器、斟酒器;纹饰有水元素、动物元素、几何元素。水元素代表生命源泉、祭祀祈雨,动物元素寓意图腾崇拜、祈求繁衍,几何元素是从自然界抽象出的秩序与韵律美感。


孩子们还通过短视频了解了陶器的制作过程。


03 手工制作

  

手工制作环节,一疙瘩橡皮泥拿在孩子们的手里,个个爱不释手。一双双小手把泥搓成长条,然后在垫板上盘了起来,越盘越高。有的盘成杯子,有的盘成碗,有的盘成罐子,没有标准,没有模板,随心所欲。心灵手巧的孩子们还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点缀,蓝色杯子上涂上白点,红色罐子上做一个黄色的手把,黑色坛子上画一朵牡丹......做得认真,玩得开心。

   

04 合影留念

此次“陶融酒礼”研学课堂,不仅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了古代酒礼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寻中华文明源流的种子。历史在陶器的纹路与形态中复活,文明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传承。白银市博物馆“凤之韵”研学课堂将继续引领青少年穿越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