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76XK/2022-00015 生成日期: 2022-05-07
文       号: 市政办发[2022]70号 关键字: 发展,产业,工业,企业,项目
所属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机构: 白银市人民政府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信息来源: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5-07 17:43
浏览次数: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在银有关单位:

《白银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白银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白银市工业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增强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以主导产业壮大和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抓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结构调整步伐日益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努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业经济规模保持稳定。“十三五”期间,白银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工业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增长,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0.48%,县域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43%,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71户,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改旧和育新双轮驱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图1)。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色稀土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白银有色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和转型发展,产能翻番,铜冶炼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稀土公司与北方稀土强强联合,产能规模位居国内前三;煤炭产业打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煤电化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化工产业通过整条产业链实施生产均衡改造和工艺优化,产能提高,综合成本下降,全球规模最大的钛白粉单体工厂落户白银,银光集团主导民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全面促进新材料、生物医药、军民融合、装备制造、再生资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18.9%。




白银市十三五期间工业主导行业增加值增长变化

——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培育和发展循环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白银有色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和转型发展,产能翻番,铜冶炼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银光集团、靖煤集团、稀土公司等传统企业“三化”改造焕发新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绩;光气化工、煤制气、生物医药以及碳纤维、铝合金新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全球最大的钛白粉单体工厂和硫磷铁钛锂新材料落户我市,银光集团主导民品产量创历史新高;白银有色集团物流综合园建成运营,产业基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建成了25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立了工业企业院士工作站13个,聘任工业领域领军人才3名。银光聚银公司TDI产品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得到工信部支持,聚氨酯材料和特种PC前沿技术研发有效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白银有色集团实现创新型“白银炉”与现代“闪速炉”优势互补,湿法炼锌建成世界第一大焙烧炉;稀土公司萃取分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象能源公司研发的动力型锂电池正极材料改性锰酸锂,填补国内高端应用市场空白。

——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在省内率先建成工业云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企业上云,支持企业智能制造和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组织100多户企业参加国家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白银有色集团、稀土公司、聚银公司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宏达铝型材、中集华骏入围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单位。重点推进了白银市工业云服务平台、白银市大数据产业项目、“互联网+政务云平台”项目,白银有色集团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铜冶炼生产消耗智能优化管控平台、银光集团军民融合智能工厂集成分析平台、稀土公司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等信息化项目投资建设,着力推动生产方式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研究制定了清洁生产、先进制造、数据信息等3大生态产业专项行动计划,2020年全市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2%,提升幅度为1.3%,位居全省第三。开展工业节水、节能行动,重点企业单位能耗持续下降。中材水泥、天孚实业、容和矿用、聚银化工、中科宇能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白银高新区和西区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绿色园区。

——园区建设稳步提升。高新区核心区、银东工业园、银西产业园、刘川工业园、平川工业园、会宁工业园和正路工业园(简称“一区六园”)为主体的产业布局形成。“一区六园”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汽、燃气、通讯、污水处理、安全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吸引力、承载力和集聚力持续提升。白银高新区和银西产业园已实现“七通一平”;银东工业园、刘川工业园、平川工业园和正路工业园四个园区,以实现“七通一平”为目标,完成纵横路网建设。

虽然“十三五”期间我市的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工业强市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工业结构仍有很大优化空间。行业结构看,有色、电力、煤炭和化工4大主导行业占比达到97.5%。从空间结构看,全市工业主要集中在白银和平川两区,占比达到86%。属性结构看,中央省属企业担纲的特征明显,以银光集团、火电企业为代表的中央在银企业占比为28%;以白银有色集团、靖煤集团、稀土公司为代表的省属在银企业占比52%;市及市以下工业企业总量偏小,仅占比20%。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

——产业集群化水平有待提高。各园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业布局重复、产业特色不鲜明、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园区间同类产业合作交流较少,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关联性较强的产业链,培育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难度较大。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全市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的工业企业仅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而中小企业科技人员只占全部企业科技人员的23%,科技经费支出占全部企业科技经费支出的17.1%,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就新一代信息技术而言,多数工业主体还处于“补课2.0,普及3.0,推动4.0”的阶段,信息化水平和生产制造水平双低,以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改造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发展环境

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拓宽我市工业发展空间。全面用好“一带一路”最大机遇,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拓宽我市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空间。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十部门联发的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从区域和产业双重维度界定了我市工业发展新空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地处黄河上游甘肃段末端的白银,提供了产业选择的空间。“双碳”目标为推进我市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加快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国家新发展格局助推我市“两区四基地”建设。国家推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市工业深度参与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大循环纵深发展提供了机会窗口。有利我市提升传统产业链水平,打造新兴产业链,高水平打造新材料、循环化工、储能储运和供应链等四大基地。

国家创新核心地位支撑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国家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市将进一步发挥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平台载体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驱动我市工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

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保障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倡导实施的“四强”行动和“五量”目标,深化了对省情的认识,强调了强工业的核心地位,找准了关键问题,厘清了创新思路,为我市加速构建“一中心三圈一基地”战略性产业布局、推进“两区四基地”建设、推动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高水平建设兰白都市圈和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决策指明了方向和实施路径,也为争取项目资金、扩大有效投资、改善发展条件提供了有利政策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部署和市第九次党代会安排,以“三新一高”导向和“四强”行动为发展坐标,以“一区三大”发展格局为抓手,以“一中心三圈一基地”的战略产业布局为形态,坚持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打造千亿级优势工业和百亿级工业园区,构建以新材料为主体、以有色加工和精细化工为重点,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陶瓷建材为特色,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为突破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补充。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释放企业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着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坚持工业主体与科技引领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四强”行动,牢固树立强工业的核心主体地位,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的最大载体;持续深化强科技的第一动力作用,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实现工业结构调整和高端化发展。推进强工业与强科技相互借重,叠加发力,实现我市工业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

——坚持优化存量和培育增量相衔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现提质增效,优化发展存量;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发展增量,打造工业发展新引擎,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内生驱动与开放带动相促进。既要立足白银工业发展的基础现状,聚焦发展目标,诊断发展瓶颈,创新体制机制,聚合内生发展动力,分类施策,整体推进;又要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和“一带一路”建设,高效承接产业转移和开展区际合作,破解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重塑工业发展新活力。

——坚持安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安全生产、节能节水和生态环保的关系,推进节能节水和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构建产业上中下游纵向和关联产业横向之间的循环经济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在对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取得新进展的基础上,制造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循环经济发展平稳推进,节能降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逐步落实推进,工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大幅增长;打造高新区、刘川、银西3个“百亿级”园区,平川、景泰、会宁3个20-50亿级园区;打造新材料、循环化工、有色稀土等百亿级产业链,生物医药、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等40亿级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形成千亿级优势工业。

——工业规模持续壮大。“十四五”期间,全市工业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4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60户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5%以上,力争到2025年,形成千亿级优势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2%以上,工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产业链水平提升攻坚取得新进展。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强链延链补链为抓手,做强5条主力产业链(“硫-磷-铁-钛-锂”、光气化工、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有色加工和稀土产业链),壮大5条特色产业链(生物医药、高端优势材料、装备制造、无机盐化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上下游配套中小微企业(即“X”),构建“5+5+X”产业链体系,10大工业优势产业链总产值达到750亿元以上。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科研投入力度持续提升,创新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建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研发机构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构,塑造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全产业链创新集群。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25%,培育和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00个,争取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承担国家、省级计划重点项目10项,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

——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完成省上下达任务。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以上,“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达到30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有效展开,打造8家以上符合工信部标准化要求的智能工厂(车间)、3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和10个以上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

表1 “十四五”工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

类别

指标

2020

2025

综合质效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十四五”增长40%以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6.96

≥32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十四五”增长35%以上

10条重点产业链总产值

累计达到750亿元

创新能力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

0.65

≥0.97

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

23

≥25

智能绿色

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38

≥65

数字化研发设计设计工具普及率(%)

35

≥85

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数(户)

3

≥30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幅(%)

7.43

完成省上

下达目标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³)

35.52

完成省上

下达目标

培育一批绿色产品(种)、绿色工厂(户)、工业节水型企业(户)等绿色制造体系

14

≥60

企业培育

小巨人企业数量(家)

6

≥12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73

≥100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家)

171

≥260

     (四)发展定位

后资源型城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深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成果,坚持内部创新与外部招引相结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有色、化工、煤炭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陶瓷建材等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后资源型城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路子。

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的重大载体。充分发挥有色加工、循环化工等产业比较优势,以延链、补链和强链为重点,以“一区六园”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发展环境,有序承接中东部转移产业,在承接中优化,在优化中提升。

兰西城市群建设的助推器。坚持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打造千亿级优势工业和百亿级工业园区。坚持城市空间拓展与产业填充相结合,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联动,使优势工业成为我市新型城镇化的第一动力,助推兰西城市群建设。

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支点。立足“三新一高”背景,甘肃重启工业强省战略,以高质量的工业产业带动全省经济换挡升级。我市工业经济在14个市州中具有较高的位势,围绕我市有色加工、循环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系统谋划、持续用力,力争在优势领域成为行业顶端,加快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强力支撑工业强省战略推进实施。

    三、空间布局

依托产业基础,坚持城市空间拓展与产业填充结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按照“突出特色、精准定位、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思路,构建“一核三带五极”的工业空间布局。

(一)打造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白银高新区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核心区,重点构建“核心区+延伸区+联动区”协同发展新格局。白银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核心区依托银南工业园形成研发孵化服务、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等功能区;延伸区依托银东工业园形成以煤化工、无机盐化工、资源回收再利用等功能区;联动区统筹推进银西、刘川、平川、景泰、会宁工业园互补式、联动式、融合式发展。

(二)建设三条产业拓展带

以黄河和境内重要交通干线为轴线,串联沿线园区,着力发展路衍经济,打造沿黄河、东西向和景-靖-会三条产业拓展带,辐射沿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沿黄生态产业经济带。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按照“生态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建设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和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为重点,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数据信息、清洁生产等生态产业,打造沿黄生态产业经济带。

——东西向工业核心经济带。以G6(京藏)高速和109国道为复合轴线,串联白银高新区、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银西产业园)、刘川工业集中区和平川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有色冶金、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全市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带。

——南北向“景-靖-会”县域工业经济带。以国道247和省道217为组合轴线,串联景泰工业集中区、刘川工业集中区和会宁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县域特色工业,打造县域工业经济带。

图2 工业空间布局

     (三)形成五大县域产业增长极

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全面提升县域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引导生产要素集聚,按照“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突出特色、联动发展”的原则,打造县域产业园区错位发展极。

表2 县域五大园区错位发展极

县域产业园区

产业定位

1.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

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产业。

2.白银刘川工业集中区

稀土、冶金、新材料产业。

3.白银平川经济开发区

陶瓷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4.景泰工业集中区

正路工业园:新型建材、冶炼加工。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现代循环农业、农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光伏+农业。

5.会宁工业集中区

农副产品加工、轻纺产业。

三家已认定的化工园区:银东工业园以大化工为主(煤化工、无机盐化工),银南工业园以新材料化工为主(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银西生物医药产业园以生物医药为主。

      四、重点任务

围绕一个主体(高端优势材料),突出两大重点(有色加工和精细化工),强化两个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陶瓷建材),实现三个突破(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构建以新材料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一)高端优势材料产业

发展思路:抢抓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稀土、碳纤维、电池、凹凸棒石等新材料产业,转化应用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新材料产品,打造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

——稀土新材料。重点发展稀土抛光材料、稀土贮氢合金材料、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五大类产品,重点培育镨钕稀土金属—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永磁电机等产业链,镧铈稀土金属—稀土贮氢合金材料产业链,稀土抛光粉、抛光液和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分子筛催化剂等产业链以及氧化钇铕、氧化铈铽—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等系列产业链,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研发产业基地。

——碳纤维材料产业。着力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稳定关键核心技术,开拓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核工业等军工配套领域的应用市场,重点发展T-700以上碳丝、M40J纤维、高性能炭/碳复合材料,碳纤维基础材料、复合材料制品、新型无机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PTT纤维等产品,打造“原丝—碳绳碳毡—炭/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制品”的碳纤维材料产业链,打造国内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基地。

——电池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硫-磷-铁-钛-锂”绿色循环产业链,培育发展钛白粉—硫酸亚铁—磷酸铁—磷酸铁锂等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发展六氟磷酸锂、改性锰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打造碳酸锂-氢氧化锂-氢氟酸-六氟磷酸锂-氟锂电解液和石墨电极材料产业链;镧铈稀土金属—稀土贮氢合金材料—电动汽车电池等产业链。做大做强锂电铜箔等辅材。积极引进电池生产企业,延伸构建电池材料—电池生产产业链,力争将白银打造成全国最具特色的锂电池材料生产基地。

——凹凸棒石功能新材料。着力培育三条产业链:①重金属土壤修复剂-盐碱地土壤调理剂-水质净化处理剂-土壤修复领域;②凹凸棒石肥料载体、农药载体-复合肥添加剂-凹凸棒矿化改性复合系列肥料-生态农业领域;③凹凸棒石药用载体-医用无菌载体材料-医药卫生健康领域。

专栏1:特色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

1.稀土萃取分离改造升级项目;

2.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生产线项目;

3.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4.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

5.电池新材料项目;

6.铁基电子专用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7.凹凸棒石新材料项目。

     (二)有色加工产业

发展思路:依托重点企业,不断提升新型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铜/锌合金材料、高纯及稀贵金属提取和深加工产业链水平,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和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打造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

——铜加工全产业。重点发展高精度铜板带、电解铜箔、精密铜管、电工专用铜杆、超微细电磁线、特种电缆等产品,形成“电解铜—铜棒—高精度铜板带、电解铜箔、精密铜管、电工专用铜杆、超微细电磁线、特种电缆以及铜工艺品等完整的铜制品加工”全产业链。

——铝加工全产业。开发生产高性能铝板带、铸造铜铝合金、高铁配套铝合金、集装箱铝合金等工业型材和汽车铝合金轮毂、散热器、保险杠,建筑铝型材、铝模板等产品,打造“电解铝—铝合金及铝加工材—铝深加工制品”全产业链。

——铅锌加工产业。引进铜铅合金生产项目,开发铅酸蓄电池和辐射防护服,延伸发展铅冶炼产业链。发展锌基多元合金、超细高活性氧化锌粉、无汞锌粉、高纯锌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延伸发展电解锌产业链。

——贵金属加工产业。开发金、银及金、银复合材料,提高稀贵金属生产加工能力,提升产品精深加工率,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发展贵金属冶炼产业链,打造稀贵金属产业加工基地。

专栏2:有色加工产业重点项目

1.白银炉技术创新升级项目;

2.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

3.绿色高端铝产业及配套新能源项目;

4.铝合金新材料项目;

5.湿法电解锌项目。

    (三)精细化工产业

发展思路:抢抓东部精细化工产业向西转移的机遇,立足主要园区,依托重点企业,加强与省内外骨干企业的对接合作,重点发展光气化工、氟化工、铬锰钛无机盐化工、生物医药中间体和化学原料药产业,按照上游扩线、下游扩链的思路,拓展化工产业链的增值空间,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建设循环化工基地,与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错位发展。

发展重点:

(1)光气化工产业。对标国内外先进的光气化生产技术,以现有的TDI产业为基础,充分利用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依托光气资源和光化技术,引导关联企业向光气化产业区集聚,构建异氰酸酯、聚碳酸酯、酰氯和氯甲酸酯四大产业链。

——异氰酸酯产业链。以TDI为基础,发展以PDI、M-XDI、为基础的高端军民两用精细化化工产业。

——聚碳酸酯产业链。打造以聚碳酸酯(PC)柔性中试平台为基础,“军民两用”特种PC为重点的高端聚碳酸产业群。加快光气与氟化工氟化钾、煤化工甲醇等产业耦合循环,发展电池级碳酸酯溶剂产业。

——酰氯类产业链。建设酰氯类光化中间体柔性生产线,形成生产苯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等酰氯类产业群。

——氯甲酸酯产业链。建设光气化产业氯甲酸酯类光化中间体柔性生产线,为生产高效、低残留的绿色环保型农药企业提供独特资源,吸引农药、医药企业落户白银。

专栏3:光气化工循环产业链(一期)项目

1.光化原材料技改扩建保障项目;

2.副产氯化氢尾气回收综合处置技改扩建项目;

3.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PDI)项目;

4.硅氧烷聚碳酸酯及2万吨改性聚碳酸酯项目;

5.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XDI)项目;

6.光气化中间体柔性生产平台项目;

7.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扩能改造项目。

(2)无机盐化工产业。循环综合利用白银有色集团副产品硫酸,扩大钛白粉生产规模。依托白银高新区银东工业园,采用气动流化塔法生产铬盐新工艺、新技术,建成全国最大铬盐生产基地,形成以钛白粉、铬盐、锰盐为主的无机盐化工产业链。

——钛白粉产业链。循环利用冶炼酸、电石渣等废副产物,建设20万吨金红石钛白粉粗品项目和30万吨钛白粉成品项目,培育形成硫酸—电石渣—钛白粉—钛石膏—建材循环产业链。

——重铬酸钠及其配套产业链。扩大重铬酸钠产业规模,开发医药级重铬酸钠、电镀级铬酸酐和涂料级氧化铬绿和铬黄产品,形成铬矿-重铬酸钠-多品种衍生铬盐产业链。

——锰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实施高锰酸钾“三化”改造,开发新型水处理药剂、还原性土壤修复剂、工业级和食品级高锰酸钠产品,发展以高锰酸钾为核心的锰资源深加工产业链。

(3)氟化工产业。依托刘川工业园,打造刘川氟化工产业园,建设配套循环发展项目,做优氢氟酸、无水氟化铝等传统无机氟化工产业、做深含氟农药中间体、含氟液晶中间体、含氟试剂中间体等含氟精细化学品、做强六氟磷酸锂、新型电解质锂盐以及氟化石墨烯电极材料等氟锂电池产业。

——无机氟化工产业链。发展传统氢氟酸,形成“氢氟酸-无水氢氟酸-无水氟化铝”无机氟化工产业链。

——含氟精细化学品产业链。重点引进发展三聚氟氰、四氟苯系列液晶中间体等项目,形成“氢氟酸-氟精细化学品”产业链。

专栏4:氟化工和无机盐化工产业链重点项目

1.金红石钛白粉生产及深加工项目;

2.水溶性磷酸一铵资源循环项目;

3.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4.氟化工新材料改造升级项目;

5.重铬酸钠及配套清洁生产项目。

    (四)装备制造产业

发展思路:依托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突破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高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智能制造能力和服务增值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上下游企业联合共生,打造西部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基地。

发展重点: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光电装备,重点发展从制造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逆变器、光伏支架和控制系统等部件到制造光伏光热电站成套设备的完整产业链;风电装备,重点发展满足不同功率等级主机需求、不同客户需求的系列化风电叶片、塔筒,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培育生产改装车、新型环保电动车和无人机、轻型飞机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研发生产用于农业植保、测绘、航空摄影测量、电力巡线和矿业资源勘探的工业级无人机。支持建设无人机和轻型飞机集群化产业链,建设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配套服务一体化平台。

——矿山专用设备制造产业。发展以高强度线材、特种钢丝绳、镀锌异形钢缆为主的港口、矿山起重设备专用器材,做强矿用支架、矿灯等矿山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链。

——电气装备制造产业。以推进产品高端化为目标,重点发展以高低温超导、微细电磁线为支撑的军工航天用线缆、特种电磁线和特种钢丝绳等产品,打造电气装备制造产业链。

——通用装备制造产业。改进电泵、风机和阀门等通用设备产品,研发生产新型智能化产品。重点打造智能门窗和管道等通用装备制造产业链。

专栏5: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

1. 超长风电叶片生产项目;

2. 年产1000台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建设项目;

3. 智能防爆电器控制设备;

4. 矿用液压支架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建设;

5. 智能装备用超微线材产能提升项目;

6. 班尼戈西北智慧管网产业园;

7. 防火防盗节能门窗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五)生物医药产业

发展思路:依托光气、盐酸、氢氟酸等独特资源,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力强的知名企业和高技术项目,逐步发展形成以医药中间体为基础,化学原料药、仿制药和医疗器械为前导,中成药及制剂为特色,生物技术药为辅助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发展重点: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业。围绕3.1类药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化学新药、化学原料药技术研究,着力发展化学仿制药中间体、化学仿制药原料药和化学新药CMO/CDMO、化学原料药等高端原料药,辐射带动医药中间体和药品生产,形成西部重要的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

——农药原药产业。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医药农药原料及中间体,积极延伸产业链。

——医疗设备及器械产业。引进新技术,开发软性亲水接触镜、多功能型隐形眼镜护理液,以及消毒机、安全注射器、冷敷凝胶等医疗器械产品,内腔镜手术检测仪等医疗设备、医用耗材,引进和研发临床诊断芯片等医疗设备。

——生物技术医药产业。研发生产具有保健功能的胶原蛋白肽系列产品,扩大产业规模。培育发展一批以抗肿瘤、心血管疾病防治和糖尿病治疗为主的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和一批以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天然药物为主的生物制品。

——现代中药及康养产业。重点发展中成药及制剂,形成从原料药材到药品的中药标准化示范产业链。积极布局大健康医药产业链,研发生产以肉苁蓉、枸杞、当归、黄芪等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和药膳配方饮片,研发生产中医药美容、护肤、洗发护发等系列产品,打造特色品牌。

专栏6:白银市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项目

1.医药中间体与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二期;

2.5000吨含氟医药中间体项目;

3.全球新药生产服务基地项目;

4.化学农药原药中间体项目;

5.年产3500吨农药原药和中间体项目;

6.隐形眼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六)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产业

发展思路: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属性向燃料、原料方向转变,推进分级分质利用,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加强技术创新,逐步推动煤化工产品高端化、高值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持续推进废水近零排放、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重点发展液氨、甲醇、液体CO2、高纯氢气、浓硝酸、尿素、硝酸铵溶液、硝基复合肥、尿素硝铵溶液、三聚氰胺等产品,打造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基地。

发展重点:

——延伸重点产业链。重点打造“煤气化-合成氨-硝酸-TDI”产业链、“煤气化-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尿素硝铵溶液”产业链、“煤气化-合成气-高纯氢”产业链、“煤气化-合成气-甲醇”产业链, 积极推进煤化工产业大型化、园区化和基地化发展,结合资源禀赋,稳步有序推进大型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

——布局新增长点。坚持创新引领,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探索布局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EVA)、乙二醇(EG)、聚甲醛(POM)、苯胺、甲醇蛋白、氧化镁、氢能全产业链,创造创新产业模式,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专栏7:新型煤化工产业重点项目

清洁高效气化气综合利用(搬迁改造)项目:

建设年产合成氨2×30万吨、甲醇10万吨、尿素2×35万吨、2.16亿立方米外送合成气、尿素硝铵溶液5万吨项目。

    (七)陶瓷建材产业

发展思路:推进陶瓷产业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重点发展陶瓷功能材料、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西部陶都”。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建材产业,重点开发特色建筑新材料,打造特色建材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

——陶瓷功能材料。聚焦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重点发展以氮化硅、碳化硅和氧化锆等为主的高温结构陶瓷、新型铁电压电陶瓷、透明铁电陶瓷、无铅压电陶瓷、工业理化陶瓷、生物陶瓷、半导体敏感陶瓷及驰豫铁电单晶、微波介质材料、固体单晶材料、光导纤维、光存储材料、压电材料、磁性材料和基地材料等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材料。

——日用陶瓷产业。以高岭土、石英、氧化铝、粘土、砂石等矿产为原材料,突破陶土精、陶瓷粉体及前驱体制备、烧结成型、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发展餐具、茶具、紫砂、咖啡具、花器、摆件、卫浴、酒瓶、工艺礼品等日用陶瓷。

——建筑陶瓷产业。实施高抛光砖和墙地砖生产项目,发展陶瓷墙地砖、饰面瓦、建筑琉璃制品和陶管等建筑陶瓷。依托陶瓷原材料,发展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等为主的装配式建筑产业。

——新型建材产业。重点发展高端玻璃、新型墙体材料、生物质建材、轻质高强墙材、防水防腐密封、纸面石膏板、特种水泥等产品,建设绿色建材基地。研发生产高效节能新型墙体、保温隔热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复合保温砌块和轻质复合保温板材等建筑材料,大力推广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

——延伸特色建筑新材料产业链。综合利用铁矿尾渣,研发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在提升石膏板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开发绿色、安全新产品,提高市场份额;研发本地陶土精选技术,实现抛釉砖向多花色、高质量、低成本方向发展。

重点打造三条产业链:①铁矿渣—装配式新型建筑墙体材料、水泥配料、水温层路基材料;②天然石膏、硫石膏、磷石膏—石膏墙体材料、石膏装饰材料、保温材料、龙骨;③陶土—地板砖、墙砖、泡沫陶瓷及制品。

专栏8:陶瓷建材产业重点项目

1.结构保温外模板;

2.中海绿色建材产业园;

3.耐火材料生产线项目;

4.绿色新型装配式建材生产线及产业基地项目;

5.机制砂石生产项目;

6.轻钢装配式建筑生产线项目;

7.微纳米涂层材料及微纳米减摩自修复技术在管道领域的推广和应用项目。

      (八)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发展思路:重点发展粮油深加工、草畜产品深加工、特色优势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制造工业化进程和集约化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

发展重点:

——粮油深加工产业。打造以速食米面制品、玉米休闲食品、杂粮食品为主的粮食加工、以马铃薯全粉、精淀粉、粉皮为主的薯类加工和菜籽油、胡麻油为主的油料加工产业。发展莜麦、苦荞茶、荞麦面、杂粮挂面等特色小杂粮系列产品。大力发展马铃薯为原料的各种方便食品、膨化食品等深加工,支持马铃薯粉条、淀粉生产线、蛋白提取回收利用。

——草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以牛羊冷冻肉为主的系列产品,着力打造一批生态、绿色、有机的肉类加工企业。发展液体乳制品、脱脂奶粉、全脂乳粉等产品,加大巴氏奶、酸奶产品比重。加快传统饲料工业发展,积极开发研制安全、环保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加快秸秆等非粮饲料综合利用。

——特色优势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菊芋、番茄、枸杞、大枣、籽瓜、天然香辛料等特色生物制品,延伸加工产业链。依托靖远县籽瓜、会宁县苹果、平川区番茄等优势资源,深度开发籽瓜籽、籽瓜汁、苹果饮料等产品,支持大枣深加工、文冠果加工、枸杞有效成分萃取生产、番茄加工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苹果酱、苹果干、苹果罐头、杏仁露、杏仁咖啡、香水梨罐头、文冠果食用油、文冠果保健茶等初加工产品。

专栏9: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重点项目

1.中央厨房建设项目;

2.现代肉羊产业园肉制品加工车间建设项目;

3.万吨莜麦香粉建设项目;

4.“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工程会宁县食用油加工提升改造项目;

5.马铃薯淀粉生产线改造提升项目;

6.年加工处理鲜活净菜品质提升项目;

7.反刍饲料生产线、畜禽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8.肉苁蓉深加工产业链项目建设;

9.菊芋全产业链生产深加工项目。

      五、实施路径

       (一)提升产业链水平,夯实发展基础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围绕“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以“两区四基地”建设为重点,科学处理好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关系,双轮驱动,整体提升。坚持高端化引领、信息化支撑、智能化驱动、绿色化保障,推进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发展质量在省内国内双循环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为新兴接续产业提供支撑。培育壮大高端优势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显著增长,成为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提升产业链水平。以链主企业和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补齐短板弱项,强化优势环节,稳固产业基础,积极构建“5+5+X”产业链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形成更具有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做强5条主力产业链:“硫-磷-铁-钛-锂”、光气化工、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有色加工和稀土产业链。壮大5条特色产业链:生物医药、高端优势材料、装备制造、无机盐化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培育“X”条细分产业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上下游配套中小微企业,构建以主力产业链为支撑、特色产业链为牵引、细分产业为补充的“5+5+X”产业链体系。

     (二)坚持创新引领,塑造发展优势

充分发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培育创新主体、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打造黄河流域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协同创新。依托超导电缆工程实验室、白银炉技术创新升级项目建设,支持白银集团、稀土公司等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以中科院、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白银国家高新区合作为重点的产学研联盟建设。。

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揭榜挂帅选聘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严格落实铜城人才服务卡制度,实施“首席专家”、“铜城工匠”、“铜城青年英才”等扶持计划,打造人才聚集的洼地、科技创新的高地。依托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

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中科院近物所白银科近重离子束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省科学院白银市创高新产业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白银市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平台功能,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无缝对接。积极对接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业港和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重大创新成果在白银落地转化并实现产业化。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升发展效率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开展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改造,推动企业数字化管理和平台化设计,布局发展智能制造,不断释放数字信息对工业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到2025年,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比例达到60%以上。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5G网络和固定互联网宽带深度覆盖,争取“十四五”末,实现全市行政村以上区域5G网络全覆盖,5G网络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鼓励工业企业利用5G、时间敏感网络(TSN)等技术升级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打造1-2个省级标杆网络。鼓励产业园区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打造基于5G的全连接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开展互联网融合创新,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面向有色冶金、化工、能源电力、装备制造、建筑材料等重点行业开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培育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5个应用标杆。通过融合应用带动技术进步,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和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上云率达到80%以上,培育超过800个工业APP。

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抓住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产业和产业集群,面向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原材料领域,依托龙头企业,开展数字化示范:实施白银有色集团绿色智能示范工程、银光集团TDI产品罐装线及立体库自动化和稀土公司智能制造暨信息化建设升级项目。装备制造领域,围绕通用装备、新能源装备、交通装备等重点装备行业,加快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的集成应用,建设数字化车间,打造智能工厂。实现消费品加工企业订单设计、制造、仓储和物流配送系统集成联通。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建设产品编码标准和信息追溯系统,推动追溯信息互通共享。推动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发展智能化制造,激发企业主体活力。积极推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培育一批示范典型并复制推广。依托有色金属、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检验检测产业优势,组建智能制造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关键装备、核心工业软件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积极申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全面提升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生产制造以及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能力。

专栏10: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

1.白银有色集团智能工厂项目;

2.容和集团液压支架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

3.5G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物流大数据及智慧供应链项目;

5.军民融合流程型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6.稀土公司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设项目;

7.中天化工生产自动化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四)紧盯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

紧盯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以建设白银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为契机,加快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发展壮大绿色生态产业,构建高效、清洁、绿色的低碳制造体系。

聚焦低碳化发展。依据工业整体和重点行业碳达峰路线图和时间表,突出抓好有色、建材、化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精细化管理,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深入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加大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工作力度,加大高耗能低产出企业改造提升步伐,倒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加强重点行业低碳、零碳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进低碳化改造。落实能耗“双控”目标和碳排放强度控制要求,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动有色金属、化工、陶瓷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低碳化改造,持续实施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行动、工业污水资源化利用行动,开展节水工艺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鼓励白银有色、银光化工集团、靖远煤业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不断完善工艺技术路线和布局,研发绿色产品,加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形成绿色化改造示范。

推广清洁低碳生产。依托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和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推动企业清洁化生产,建设绿色循环生产线,实现废弃物不落地、企业生产残留物内部消化、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全面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加大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方面的科研投入,创建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推广使用高效锅炉窑炉、高效电机及变电、余热余温利用、蓄能传热、节能铝材料和高效照明等节能设备和产品。

建设绿色化制造。以“绿色、低碳、循环、节约”为导向,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重点,以绿色制造标准及评价为支撑,推行绿色管理,加强示范引导,积极推进建立绿色工业园区、绿色示范工厂,研发生产和推广普及绿色产品,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采用绿色设计、绿色工业规划、绿色材料选择、绿色产品包装、绿色回收利用等技术,打造绿色制造管理体系。

专栏11:绿色化改造重点项目

1.生产线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2.稀土冶炼伴生放射性废渣处置库建设项目

3.华鑫九和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4.环馨新能源废弃机油再生柴油项目;

5.恒达生处理铝灰(渣)10万吨的回收利用项目。

     (五)发展服务制造,开拓发展领域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广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开拓产业发展新领域。

定制化服务。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客户需求分析、敏捷产品开发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交互设计、柔性智能生产、精准交付服务等,推动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业个性化重组,推进生产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

供应链管理。支持相关企业建设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备,全球采购原材料,合理安排工厂布局,优化生产管理流程,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数据共享。在各园内积极探索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精益供应链等模式和服务。

共享制造。整合聚集产业各环节各领域的分散资源,围绕产业集群的共性制造需求,集中配置通用性强、购置成本高的生产设备,提供分时、计件、按价值弹性等灵活服务,弹性匹配、动态共享,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

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企业开展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制、交付使用到状态预警、故障诊断、维护检修、回收利用等全链条服务。积极探索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与装备制造深度融合,形成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分析和服务能力,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

    (六)加大企业培育,厚植发展底蕴

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聚焦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支持白银有色集团等有条件的企业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引领和整合能力,发展成为“链主”企业和领航企业。积极培育和引导企业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开展产业整合和并购重组。

推动分层培育中小企业。按照“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的梯度,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分层培育计划,围绕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特色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选择一批潜在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产品竞争力强、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中小企业重点培育。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支持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依托工业园区建设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推动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厂房、孵育空间和服务场所。发挥骨干企业产业链带动优势,通过补链、延链、分拆等方式,着力培育发展上下游紧密配套的中小微企业。

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挥大企业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强协作配套。引导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发挥创新带动作用,向中小企业开放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七)深化开放合作,激发发展活力

参与国际产业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探索与中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共建科技园和产业合作基地,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产业组织,整合本地资源“抱团出海”,不断提升产业辐射空间。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积极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广。积极衔接甘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白银号”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促进产品出口。

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重点,以“延链”、“补链”为目标,制定招商引资路线图,紧盯央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制造业200强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创新招商方式,“招大招新引强”,引进一批战略投资、产业龙头、科技领军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质量。围绕精细化工、特色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积极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化工、制药等产业转移机遇,做好企业、项目、园区精准对接,壮大现有产业规模,推进集群化发展。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依据与方法

评价目标:本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及措施,防止规划实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甘肃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办法(试行)》等。

评价方法:运用综合分析、价值评估、空间协调分析等定量与定性方法进行多维评价。

(二)发展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规模工业能耗情况: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标准煤由2021年的24.24千克下降至2025年的19.01千克,下降11.2%。总体呈现出逐年下降态势。

工业用地情况: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战略,深入开展工业用地调查,推进工业园区低效用地退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示范区和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取得长足发展。

(三)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评估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从产业发展目标、规模、结构、重点发展领域等与《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白银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则》等的要求进行衔接,具有较好的协调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合理性分析。通过加强土地调控,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新兴产业,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达标。

(四)评价结论及减缓环境影响的对策

评价结论:综上所述,本规划大力推进工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法》,符合白银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与各专项规划,不会改变白银现有的大气、噪声和地表水环境的性质,与白银环境功能区划相容,提出的发展措施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减缓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三低三高”(低污染、低能耗、低物耗,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创新驱动型产业。二是推动园区低效用地退出、高效用地引进,促进园区产业集聚和高效发展。三是审慎选择投资项目,优先安排科技含量高、节能节水无污染的新材料产业企业入园发展。四是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工业产业发展模式,推进生态节约、绿色低碳型生产。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围绕本规划,充分发挥白银市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领导小组作用,全面推动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和链主企业制。完善规划监测和推进机制,健全“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体系,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严格把握中期评估节点,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

     (二)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升级版服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信息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健全领导干部包抓重点企业、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机制,做到无事不干扰、有事服务好。

     (三)加大土地供应

保障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土地供应,支持产业用地实行“标准地”出让,提高配置效率。实施更加灵活的土地供给政策,支持工业园区合理开发使用荒滩、荒坡和丘陵土地资源,增加工业用地的供应总量。加强项目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促进工业集中布局、集约化用地。鼓励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方式供应产业用地。

    (四)完善金融扶持

引导银行支持制造业发展,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引进大型技术设备开展技术改造,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信贷产品。推动金融机构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加大项目的金融支持。

    (五)落实用能政策

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避免因能耗指标完成进度问题限制企业正常用能。落实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能效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企业和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在建、拟建企业用电不加价,未达到的根据能效水平差距实行阶梯电价。对节能降碳改造等项目,加快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进度,保障尽快开工建设。

   (六)强化人才队伍

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塑造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管理队伍。建立行业专家智库,加大“引智入银”力度。推动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