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辩证思维谋划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一论学习贯彻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白银融媒评论员
刚刚闭幕的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聚焦省委‘七地一屏一通道’部署要求,锚定全市打造‘三地一极’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的强劲动能。”这一战略部署,深刻把握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市上下必须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既要看到发展优势,也要直面挑战、把握机遇,以辩证思维谋划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按下新质生产力“快进键”,增强科技创新“硬核力”,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白银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以“新”欣向荣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潮澎湃,为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蓄势赋能。
跃迁之道,要在求新。新质生产力,核心在“新”,关键在“质”,既是发展命题,更是改革命题。当前,随着产业链深度重构,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率先突破,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优势,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白银实际看,我们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重点,正是基于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市情实际的精准把握。立足实际、前瞻谋划,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白银而言,不是简单的另起炉灶,而是要在传统产业升级中培育新动能,在新兴产业布局中抢占新赛道,在未来产业谋划中塑造新优势。
深刻领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我们有正确方向的指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重要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任务。明确“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强调“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些科学论断,充满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精神,闪耀着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思想光芒,对于我们在新征程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精准把脉我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我们有加快发展的潜力。近年来,白银市围绕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了12条重点产业链和42条子产业链,构建起现代产业的“四梁八柱”。依托兰白“两区”国字号招牌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搭建起白银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大市场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有效聚合高校、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攻克了一批具有白银产业特色的核心技术。同时,作为黄河上游城市,随着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无废城市和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更加靓丽。这些产业基础、创新优势、生态资源都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支撑、积蓄了潜能。
系统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我们有乘势而上的条件。当前,白银正处于政策叠加释放的窗口期。黄河国家战略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为我市培育发展新能源、循环经济、生态文旅等绿色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两新”“两重”政策为新质生产力搭建实践舞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拉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为产业项目落地带来“真金白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新质生产力拓展开放通道,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规模、拓展开放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七地一屏一通道”为新质生产力找准方位坐标,与白银产业基础、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为我们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提供了精准支持。兰白一体化为新质生产力集聚协同势能,通过与周边地区深化合作,加速各类要素集聚优化、高效配置。我们要以敏锐的嗅觉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已绘就蓝图,加快形成壮大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切实把新质生产力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以白银之为砥砺奋进之志、以白银之能服务大局所需,勠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中贡献白银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